奶牛技术

发酵豆粕在犊牛上的应用

这篇文章讨论了犊牛饲养质量对后续发育的关键影响,特别是颗粒料采食量和日增重作为评估指标。犊牛断奶时,颗粒料的摄入能力影响断奶时间和生长发育。通过发酵豆粕改善适口性,可以增加采食量,特别是在热应激期间,这有助于提高断奶日增重和整体饲养质量,进而影响成年母牛的体型形成及生产性能。

玉米青贮中黄曲霉毒素超标准备应急预案

当玉米青贮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标时,农场可以采取多种替代策略来确保牛只饲料的食品安全。这些策略包括用其他青贮如小麦或燕麦青贮替代部分玉米青贮,最多50%;使用优质干草,如苜蓿干草,以干物质计算替换,最高同样可替代50%;综合运用多种饲料,如增加纤维质饲料如甜菜颗粒粕、全棉籽以及湿啤酒糟,以完全替代问题玉米青贮,减少毒素风险。

监测奶牛健康状况和生鲜乳质量状况

本文介绍了奶牛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包括体表和生理异常,如精神萎靡、腹泻、视力减退等,并强调了停止摄入污染饲料、采用优质饲料和强化治疗的重要性。同时,提到了检测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必要性,以及国家对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值的规定。养殖场在发现超标时应立即排查问题源头,确保乳品安全。

定期监测玉米青贮黄曲霉毒素B1含量

本文主要介绍了泌乳牛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值和预警值,建议养殖场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饲料安全。建议使用市售检测卡或专业实验室方法,同时需关注其他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以降低奶牛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1的风险,确保生鲜乳质量。饲料超标时需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检测结果。

科学取用玉米青贮饲料

本文介绍了青贮饲料的品质管理,包括感官特征的判断(如颜色、气味和质地)以及取用时的注意事项,强调现取现用避免二次发酵,挑出霉变部分,并对TMR全混合日粮的配制流程进行规范,着重于原料的霉菌毒素检测和制备人员的培训,以确保饲料质量和奶牛健康。

牛乳体细胞含量与pH值的关系

牛乳pH值通常在6.322到7.413之间,与体细胞含量正相关。乳腺炎症和白细胞增加导致体细胞增多,体细胞数量与pH值有明确的关系:正常值6.4-6.6,体细胞20万-50万/mL对应pH6.6-6.8,50万-150万/mL对应6.8-7.0,150万-500万/mL为7.0-7.2,超过500万/mL时pH上升。pH检测能有效简化判断乳房炎,减少因客观因素造成的误判,提高检测的可信度。

酒精阳性乳对牛乳pH值的影响

研究对比了酒精阳性乳和非酒精阳性乳在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中的表现,发现两者之间的阳性检出率和pH值差异不大,体细胞种类也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酒精阳性乳与乳房炎的关联并非基于这些生理指标,而是强调了它们作为不同临床病症的独立性。隐性乳房炎对酒精阳性乳的影响不显著,可以通过pH值变化来区分这两种状况。

牛奶酸碱度变化在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中的应用

在奶牛养殖中,尽管抗生素治疗降低了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但临床乳房炎和整体乳房炎的危害依然存在。隐性乳房炎的患病率曾高达50%,主要通过检测牛奶pH值和体细胞数来诊断。国际上,每毫升牛奶超过50万个体细胞常被认为是隐性乳房炎的指标。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发病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被认为是关键策略。在革兰氏阴性菌和无乳链球菌控制方面取得进展,但整体防控措施还需加强。

【养奶牛必看】影响牛奶固有酸度的因素(三)

本研究关注奶牛健康状况对牛奶酸度的影响,包括乳腺炎症导致的酸度变化,以及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与酸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乳蛋白含量越高,滴定酸度增加,而乳脂肪与酸度呈正相关,但超过一定范围时酸度会下降。气候因素,尤其是温度变化和非脂固体含量,对牛奶酸度有显著影响。

【养奶牛必看】影响牛奶固有酸度的因素(二)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奶牛养殖中的营养和酸碱平衡问题,指出日粮中蛋白质过多、能量不足可能导致瘤胃内氨的利用效率低,血氨浓度升高,同时奶农为了提高产量可能过度添加碱性物质如NaHCO3,造成酸碱失衡和阴阳离子不平衡。日粮阴阳离子差(DACD)的变化会影响奶牛的血液pH、尿液pH以及碳酸氢盐浓度,进而影响到牛奶的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