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检测

饲料常规检测误差产生原因与控制方法分析

本文探讨了饲料生产中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饲料常规分析的过程,包括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的精度、检测条件的控制(如温度、湿度和器皿要求)、试剂的纯度、以及采样、试样制备等关键环节,详细阐述了如何减少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通过全面分析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饲料常规分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饲料级磷酸氢钙质检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如何区分磷酸氢钙和磷酸三钙,包括物理性质的鉴别、化学反应的区分,以及饲料级磷酸氢钙标准中氟、磷、钙含量测定的注意事项,强调了测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干扰因素和提高准确度的方法。文章详细描述了干扰离子的影响、测定条件的选择,以及磷、钙含量测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饲料常规营养指标检测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四)

本文介绍了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测定的GB/T 6434-2006方法,强调了样品粒度、称样量、前处理、溶液配制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同时,详细讲解了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测定的GB/T6439-2007,涉及试样处理、滴定操作和注意事项。饲料常规营养指标的测定对于评估饲料价值和控制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强调了检测方法选择、验证和操作规范性对于结果准确性的保障。在检测过程中,还提到了数据处理、异常值判断以及实验室间能力比对等重要环节。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近红外光谱法的应用,但强调化学方法的重要性。

饲料常规营养指标检测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三)

该文章介绍了饲料中钙、磷和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GB/T6436-2018中高锰酸钾法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滴定法,GB/T6437-2018的总磷分光光度法,以及GB/T6433-2006的粗脂肪测定。注意事项、适用范围、标准溶液配制、样品处理和测定条件等都有详细说明。

饲料常规营养指标检测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二)

该内容介绍了饲料中粗灰分和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GB/T6438-2007 和 GB/T6435-2014 的测定标准,以及马弗炉温度控制、样品处理、灰化终点判断、水分测定的注意事项,如烘干温度、样品制备、烘箱使用和减压干燥法的应用条件等。文章强调了实验过程中的精确操作和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各种因素。

饲料常规营养指标检测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一)

本文详细分析了饲料中粗蛋白等常规营养指标测定的关键点,包括样品粉碎、称样量、消解条件、蒸馏过程等,并讨论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消解不完全、泡沫控制、蒸馏装置维护等。此外,还介绍了杜马斯燃烧定氮法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旨在提升饲料检测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

浅谈饲料生产企业实验室管理

本文详细探讨了饲料生产企业实验室管理的关键点,包括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的选用与管理、耗材控制、检测方法、能力验证以及实验室环境。通过优化人、机、料、法、环的管理,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饲料产品质量控制和企业竞争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保障食品安全和养殖业健康发展。

氯化胆碱鉴别的五种方法

本文介绍了氯化胆碱,一种B族维生素,及其常见形态和质量问题。文章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国标和多种检测方法(包括银量法、非水滴定法、定氮法、四苯硼钠法和雷氏盐重量法)来识别掺假氯化胆碱,特别关注了三甲胺残留量的测定。同时,提到了合成过程中三甲胺盐酸残留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此外,文章还强调了版权归属和使用规则,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学习资料,而非投资建议。

呕吐毒素易在饲料中“潜伏”1mg/kg可引起仔猪采食量下降

本文讲述了在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时,忽视品质可能导致动物健康受损,特别是呕吐毒素的危害。呕吐毒素是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可影响消化道、引发免疫紊乱和生产性能降低。猪对呕吐毒素的吸收率较高,对不同组织的影响也不同。专家刘强强调了选择霉菌毒素脱毒剂的重要性,以及在动物营养管理中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呕吐毒素易在饲料中“潜伏”1mg/kg可引起仔猪采食量下降

文章讲述了饲料原料中呕吐毒素的危害,包括对消化道的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紊乱、生产性能降低和组织损伤。刘强副教授强调了选择霉菌毒素脱毒剂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动物对呕吐毒素的敏感性和吸收差异。提醒养猪人在关注饲料价格的同时,需重视饲料质量,确保动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