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饲料原料价格一路走高,行业人士在关注价格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品质的问题。如果一味贪图便宜,很可能对动物造成极大危害。近日,在2021中国动物营养T20风云会上,南京农业大学刘强副教授分享了呕吐毒素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呕吐毒素全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由镰刀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与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等伴生几率高,毒性协同。据刘强介绍,谷物中呕吐毒素约30%为“隐蔽型”,ELSA法一般不能检出,这也是呕吐毒素容易“潜伏”的原因。

  呕吐毒素首要危害消化道,其作用机理为:激活细胞激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引发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导致免疫紊乱,使消化道上皮组织溃疡。此外,HT-5分泌增多导致采食量下降,动物发生呕吐反应。而呕吐毒素环氧结构与核糖体RNA或肽类转移酶结合,可抑制蛋白质合成;致病微生物侵入;免疫细胞分化受阻使机体免疫抑制,抗病力下降。目前我国对猪配合饲料中呕吐毒素限量标准是1mg/kg。

  呕吐毒素在畜禽生产中表现出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采食量下降、拒食和呕吐导致生产性能降低。有研究表明,饲料中1mg/kg呕吐毒素即可引起断奶仔猪采食量下降;1-2mg/kg可导致生长猪采食量和日增重下降,5%的猪只拒食;大于4mg/kg时,有25%猪只拒食;10-20mg/kg猪只完全拒食;大于20mg/kg时猪只呕吐。

  据刘强介绍,Meta分析显示,生长猪采食量随饲粮中呕吐毒素浓度(0.02-2.50mg/kg)的增加而线性下降,饲粮中3.63mg/kg呕吐毒素可导致猪采食量和日增重下降26%。

  第二大危害是组织损伤和抗病力下降。不同组织对呕吐毒素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为免疫<神经内分泌<小肠。消化道最先接触到呕吐毒素,且暴露浓度高,容易引发胃贲门区和小肠粘膜溃疡、炎症;破坏肠道组织完整性,抑制肠道细胞分化,小肠道绒毛高度降低。同时可导致母猪产仔数减少,弱仔和死胎增加;也会使猪只对病原侵害的抵抗力下降。

  对于不同动物而言,呕吐毒素的吸收率和敏感性不同,猪吸收呕吐毒素速度快,吸收率高,可达50-70%;而家禽的吸收率仅为20%。敏感性相比,猪<禽<反刍动物。

  呕吐毒素的污染问题不容小觑,即使是在各地2020年新收获的玉米中也都能检测到不同含量的呕吐毒素。刘强认为,选择霉菌毒素脱毒剂需要考虑满足以下方面:机理明确、材料安全、作用广谱、性质稳定、抗干扰、作用时效快和保障营养等。

【版权说明】来源:南方农村报。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由京津冀区整理发布,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