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调研中国生猪养殖业: 且问拐点何时现

今年以来,受非洲猪瘟和产能扩张影响,生猪价格经历‘超级猪周期’的大起大落,导致上市猪企深度亏损,中小养殖户处境艰难。尽管近期价格有所回暖,但业内人士认为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猪周期拐点尚未到来,预计需产能自然缩减和突发性情况才可能开启新一轮周期。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如缓项目、降成本以应对低谷,国家也通过收储政策稳定市场预期。

从供应端看四季度白羽肉鸡市场

本文分析了2022年三季度国内白羽肉鸡市场运行情况,价格整体下行,主要受祖代种鸡场盈利减少、引种积极性下降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尽管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和商品代毛鸡出栏量有所提升,但四季度市场预计弱势运行,供应面增加,需求面无明显好转,预期毛鸡价格将下跌,整体市场表现疲软。

2021年1-10月樱桃谷肉鸭苗孵化企业盈利对比分析

本文分析了国内樱桃谷肉鸭苗孵化企业的盈利状况,主要区分了外购种蛋和自养种鸭两种类型。受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鸭苗价格上涨,带动孵化企业利润提升,其中外购种蛋孵化企业由于种蛋价格下滑成本降低,盈利状况略优。然而,11月由于种蛋价格和出苗量可能下降,孵化企业盈利可能面临压力,尤其是自养种鸭企业。

2021年1-9月全国草产品和牛羊肉贸易现状分析

2021年1-9月,中国草产品进口总量增长,苜蓿干草进口增加,燕麦草受贸易摩擦影响减少,颗粒进口大幅增长。草食畜产品进口保持大量进口微量出口,乳品进口增长,牛羊肉进口增速放缓,价格上升。详细分析了各类草产品进口来源、价格趋势和地理分布。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肉类产品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本文分析了2017-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肉类生产与消费情况,发现由于非洲猪瘟和政策影响,肉类产量下降,2020年总产量为109万吨,其中肇庆、江门和惠州产量占比较高。消费量方面,广州、深圳为主要消费地,2020年消费量305万吨,64%的消费依赖于外部调入。地区间存在较大供需不平衡,部分城市如江门和肇庆基本能满足本地需求,其他地区则需大量调入肉类产品。数据来源:现代畜牧舆情周刊。

猪周期拐点将至?猪价反弹,猪肉概念股先涨为敬!多家基金提前入局

今年三季度猪肉概念股业绩惨淡,但部分基金公司如冯柳的高毅邻山1号、社保基金等新进成为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尽管生猪价格反弹,但分析师预测猪周期拐点尚未到来,四季度猪价上涨动力有限,供需关系决定猪价难有持续上涨。券商研报也认为产能过剩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猪价可能在2022年5月后出现上涨。

本轮猪周期或将在明年二季度结束

文章描述了我国十月生猪价格止跌回升的情况,分析了本轮价格上涨背后的基本面支撑,包括消费旺季、政策性收储以及三季度出栏节奏加快等因素。作者预计四季度生猪价格区间在14-16元/kg,主要由于产能过剩、规模猪企加大出栏量和疫情控制影响消费。文章还讨论了节日效应后价格可能下降,预测猪周期可能在明年二季度结束,强调产能调整对猪价的影响。冻品库存也被视为供给端的压力。

国内猪肉进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本文分析了2021年国内猪肉价格下跌、产能恢复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以及进口猪肉的基本情况,如主要来源国、品种类型和贸易过程。尽管进口量较2020年有所下滑,但受新冠疫情和市场预期影响,后市预测进口压力可能持续好转。预计2021年全年进口量将下降,有助于国内市场供需平衡。

应对超级“猪周期”:控制不了猪价,那就控制养猪成本

本文探讨了中国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原因,包括行业集中度低、消费结构差异以及猪周期加速。养猪业面临的挑战是降低成本以应对猪价波动,通过饲料优化、提高母猪生产效率、良种繁育升级、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式寻求降本增效。未来,猪企需加强与互联网、智能化的融合,以提升数智竞争力,应对猪周期和行业风险。

2021年预制菜市场规模3459亿元

本文探讨了预制菜作为时代发展产物在资本市场的火热趋势,以新中式预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园完成融资为例。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预估达到3459亿元,主要受连锁门店需求和冷链物流推动。消费者购买预制菜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尤其是C端用户,8成以上每周消费。随着消费升级和互联网营销的助力,预制菜市场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供应链管理、口味差异化等挑战。未来,预制菜行业需结合互联网营销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挖掘C端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