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生猪育种能力不断提升。9月27日,在2023西部(贵州)猪业高质量发展与种业创新峰会暨贵州省养猪行业协会年会上,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张依裕教授介绍,目前贵州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地方猪品种7个,新发掘的地方猪新资源6个,强化生猪种质保护与创新,将有利于推进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地方猪品种资源丰富

贵州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拥有地方猪品种资源丰富。据张依裕介绍,目前贵州省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地方猪品种有7个,分别是从江香猪、关岭猪、白洗猪、江口萝卜猪、柯乐猪、黔东花猪、黔北黑猪;新发掘的地方猪新资源有6个,分别是剑白香猪、尧吕黑猪、巫不香猪、糯谷猪、宗地花猪、龙河猪。其中,黔东花猪2022年存栏量仅为286 头,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通过基于遗传距离邻接法构建的10个贵州地方猪种(从江香猪、白洗猪、黔东花猪、关岭猪、江口萝卜猪、糯谷猪、黔南黑猪、柯乐猪、黔北黑猪、柯乐猪的杂交猪)个体和种群水平的系统发育树,可以发现,从江香猪和江口萝卜猪的亲缘关系更为相近,黔东花猪和黔南黑猪的亲缘关系更为相近,白洗猪和关岭猪单独成枝。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黔东花猪主要分布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黎平、三穗、玉屏等县,黔南黑猪主要产于黔南州南部布依族、水族聚居的边远地区,分布区域临近。

贵州生猪种业存在三大问题

近年来,行业集约化程度在提升,部分贵州养殖企业也开始更多地布局生猪育种。张依裕认为,目前贵州生猪种业仍然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贵州地方猪资源特性评估不足;二是贵州地方猪保护面临困境;三是保种、育种能力薄弱。

目前保种、育种企业实力不强,保种企业规模偏小、资金不足、技术力量弱,保种技术人才缺乏。且缺乏保种经费的持续支持,缺乏有计划的选种选配,纯种数量急剧下降,种用公猪数量少,一些猪品种处于濒临灭绝或危害等级等等问题不容忽视。

对此,张依裕提出了七点建议。

1.加大对地方猪种的优劣特性的评估。全面系统评估,摸清种群遗传结构,针对每个品种建设有效的保护群体和保护方案,明确育种或选育及商业生产方向,加强对新资源的鉴定与申报,保种场(原产地和异地)和保种区同步进行保种。

2.加强对地方猪保种场技术人才的输入。充分利用县区级畜牧科技人才,派驻企业,解决保 种企业引才难的问题,有效推进保种技术方案实施, 实现有效保种,推进提纯复查壮或种质创新利用

3.建立地方猪保种财政经费持续资助机制。建立财政补贴的长效保种机制,积极探索“国家财 政+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地方猪保种工作

4.着力探索地方猪产业的发展战略。资源保护、资源鉴定与优劣性状系统评估、创新育种或选育提升、品牌建设与多用途商业开发,形成产业链发展

5.大力支持新品种或配套系的培育。充分利用地方猪种和引入猪种的优良特性,开展新品种或配套系的培育,实现 种业创新,推进贵州生猪高质量发展

6.加强地方猪养殖技术体系建设。结合每个地方猪的遗传背景,建立一猪品种一养殖技术体系的养殖方式。

7.加强对国家级育种场和种公猪站的建设。根据农业部最近颁发的生猪种业方阵文件,贵州未进入国家生猪种业阵型发展省份。我们需要加强地方猪等育种场的建设,取获批国家级地方猪核心育种场或种公猪站。

【版权声明】来源:新牧网。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