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养猪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局。作为传统的养猪大省和国内数一数二的屠宰大省,山东拥有近300家生猪屠宰企业,年屠宰量超过3000万头。然而,由于冬春季疫病防控难度大,导致养猪成本偏高,部分集团猪企主动或被动地将母猪场撤离山东。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养猪业格局,也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山东能繁母猪的巅峰值曾达到310万头,但在非洲猪瘟之后,母猪存栏量开始下滑。据新猪派统计,今年前6个月,山东能繁母猪存栏量由2023年末的288万头锐减至261万头,减少了约27万头。此外,生猪存栏量也出现了罕见的降幅,与2023年第三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山东生猪存栏量锐减超过671万头,降至2364.2万头。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山东各市县的规模猪场空栏率普遍超过40%。
去年养猪行业全员亏损,企业纷纷转向“卷成本”模式。对于类似山东这种高成本地区,母猪场战略撤退或缩减成为趋势。例如,傲农已彻底退出山东养猪业;本土企业龙大美食的能繁母猪数量从2022年的3万头降至不足1万头;天邦在今年前4个月减少了13个猪场。目前,省内拥有万头能繁母猪的龙头猪企数量减少至9家,包括牧原、新希望、天邦、环山、温氏、瑞东农牧、正大、欧得莱、滨州中裕,其中牧原的能繁母猪数量超过15万头。这些企业共计手握49.5万头能繁母猪,约占全省总量的19%。
随着母猪存栏量的减少,山东养猪产业格局与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来自繁自养的群体纷纷转向专业育肥,专业育肥成为山东养猪业的主流。目前,新希望、环山、温氏、海大等11家公司的放养年出栏规模超过600万头,占山东全年生猪出栏的15%以上。尽管山东现存5.19万家猪企,仍居全国首位,但相比去年减少了2400家。
面对下游市场的萎缩,山东饲料企业纷纷向养殖服务商转型。母猪减少后,这些企业抓住仔猪育肥、二次育肥的养户,为其提供服务、金融、期货等全方位支持。例如,海大旗下的山东海鼎计划在2024年扶持100个优质渠道转型,并改造升级500个专业育肥猪场。亚太中慧旗下的中慧农牧也在今年2月推出二次育肥盈利新模式,会议现场签订了25万余头的二次育肥订单。
养猪大省变局过后,抢占养猪业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成为关键。那些发展滞后、资金链扛不住的企业只能被淘汰。截至2024年9月10日,国内现存生猪相关企业55.24万家,较去年减少了2万多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当下猪价有所好转,8月份养猪3巨头营收超过200多亿,而亏损的企业则挣扎在退市边缘。下半年养猪业将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