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在短时间内发生霉变的现象时有发生,即使在水分、防霉剂、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完善。在分析了生产流程后,可以发现,霉变现象往往与生产过程中的细节处理不当有关。
在大多数饲料生产工厂中,制作颗粒饲料的流程通常是:冷却器下料后,通过斗式提升机将已冷却的饲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卸入成品分级筛进行筛分。分级筛将饲料分成三种不同的料层:最上层筛上物为不合格,中间层为合格成品,最下层筛下物也为不合格。合格的成品进入成品仓等待包装,而不合格的物料则汇总后流回制粒机待重新制粒。然而,通过观察发现,最上层筛上物往往包含了一些容易导致霉变的成分。
具体来说,这些筛上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设备脱落下来的零件(如垫圈、螺帽等);二是制粒机至分级筛中各流通环节脱落下来的高水分结团料、机壳上形成的水锅巴及各饲料流程设备内积存的变质结块料。这些物料由于长期处于高温和高水分环境下,淀粉糊化率较高,容易成为霉菌繁殖的温床。当这些物料流回制粒机并再次被制粒后,会进入成品中,从而导致饲料在短期内出现霉变。
为了抑制这种霉变现象,可以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对于分级筛上筛网上的筛分物,不应再回流到制粒机中,而是应作为废渣处理。其次,可以在分筛最上层筛网的回流溜管上增设一个三通,将筛上物分别处理:在生产颗粒饲料时,将筛上物直接接入存料箱内;在生产破碎饲料时,则将筛上物送入破碎机上部缓冲仓内再破碎。这种做法能够有效减少因工艺流程不完善导致的霉变问题。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