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在各个年龄段的猪群中都有发病甚至死亡的案例,尤其对5至8周龄的仔猪危害较大。这种病原体通常寄生于猪的上呼吸道粘膜,在猪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等感染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后,容易引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给规模化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导致副猪嗜血杆菌病爆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疾病因素如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2型、蓝耳病等免疫机制疾病会激发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尤其是蓝耳病、圆环病毒以及流感病毒,这些病原体可以破坏肺泡巨噬细胞,从而造成免疫抑制。此外,支原体肺炎也会因支原体附着于气管纤毛上导致气管粘膜清除能力下降,使细菌如副猪嗜血杆菌等能够轻易入侵肺脏。
  其次,饲料因素也不容忽视。饲养环境差、密度大、纯净水供应不足、营养性饲料使用过多(如高能量、高蛋白、微量元素)、饲料霉变等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第三,管理因素如猪群密度大、温差过大、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等应激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临床解剖上,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脑膜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等多发性浆膜炎。特别是腹腔内会有纤维性渗出物,包裹心脏和肝脏,关节呈现对称性肿大。病猪通常会表现出剧烈疼痛和瘸腿,用手触碰时会发出尖叫声。此外,副猪嗜血杆菌还会导致心包表面形成绒毛状结构,心包与心肌之间有淡黄色渗出液,但不粘连,这与链球菌感染形成的心肌炎不同。
  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首先,做好生物安全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因为该病原体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常规消毒剂即可将其杀灭。其次,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少应激的发生。在疫苗使用方面,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且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建议使用本场分离的菌株制备自家灭活苗以获得最佳免疫效果。
  此外,严格消毒也非常重要,清理猪舍卫生后,使用赛卫士等消毒剂进行喷洒。科学用药方面,需要隔离病猪,并使用大剂量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进行全群性药物预防。为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应进行药敏试验,科学使用抗生素。大多数血清型的猪副嗜血杆菌对头孢菌素、氟甲砜、磺胺、强力霉素及喹诺酮类药物敏感。
  预防方案还包括:在猪只出生、阉割、断奶转栏时使用优质长效头孢等抗生素进行注射保健,同时注意避免伤口感染。在保育猪的饲料中添加预防性药物,如阿莫西林等,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