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物蛋白原料资源有限,大部分依赖进口。近年来,国际动物蛋白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养殖业利润下降。为降低成本,研究者开始寻找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的方法。研究发现,经过处理的豆粕可替代优质鱼粉,满足动物对营养的需求。豆粕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达43%,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均衡,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较高。因此,豆粕成为最具潜力的植物蛋白来源之一。然而,豆粕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原料来源、加工工艺等。
  豆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大豆原料的质量。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巴西豆粕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47.70%,而美国豆粕最低为45.01%。即使在同一地理区域内,气候条件的不同也会导致豆粕营养成分的差异。大豆储存不当也会导致发热霉变,影响豆粕的品质。因此,优质的原料是生产高品质豆粕的基础。
  加工工艺对豆粕质量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制油工艺中的脱皮、膨化、湿粕蒸脱等步骤都会影响豆粕的最终质量。不同的制油工艺,如压榨法、预榨-浸出法、直接浸出法,对豆粕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各不相同。例如,浸出法生产的豆粕蛋白质含量最高,而直接压榨法生产的豆粕蛋白质含量最低。此外,脱皮工艺和湿粕蒸脱工艺也会影响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和抗营养因子的活性。
  湿粕蒸脱工艺中,脱溶料层高度、脱溶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豆粕质量的影响尤为显著。脱溶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豆粕蛋白质含量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都有影响。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提高豆粕蛋白质含量,而加热过度会导致蛋白质变性,降低营养价值。此外,脱溶压力和脱溶机类型也会影响豆粕的品质。
  膨化工艺作为一种高温短时加工方法,可以钝化酶和破坏抗营养因子,从而改善豆粕质量。研究发现,膨化温度对蛋白质溶解度和脲酶活性都有影响。适当的膨化温度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并降低脲酶活性,但温度过高则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和赖氨酸含量下降。
  鉴于我国饲料蛋白质资源短缺的现状,研究人员应致力于培育大豆新品种,深入研究影响豆粕质量的各种因素,采用新的大豆原料和加工工艺,生产优质豆粕,以提高经济效益。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