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猪价格回暖,国内养猪业迎来了复苏。多家猪企预计2024年上半年业绩将显著优于去年同期,部分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尽管猪价回升,但行业洗牌仍在继续,头部企业不再激进扩产,转而采取稳健降本策略。业内人士认为,本轮猪价回升主要得益于产能调减,供需关系进一步改善,行业投机行为明显减少,从重视规模发展转向重视质量发展。
  从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来看,生猪行业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好转迹象。17家披露生猪月度销售数据的A股上市公司中,16家表示因生猪销售价格上涨,预计业绩将高于去年同期。其中,温氏股份、牧原股份、ST天邦等公司预计实现扭亏为盈,增幅均超过120%。未披露月度销售数据的养猪公司也普遍提及生猪业务回暖对整体业绩的积极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指出,本轮生猪价格从5月中下旬开始稳步回暖,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在1月跌至年内最低点14.4元/公斤后,逐步回升。猪价回暖的根本原因在于猪肉供给明显下降。一方面,养殖户主动收缩母猪产能以应对去年猪价持续走低的情况;另一方面,农业农村部修订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适度调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引导行业进行产能调整。这些措施最终导致生猪产能适度减量,改善了猪肉整体供需形势。
  然而,养猪公司业绩的差异不仅受到猪价回升的影响,也与去年猪价低迷有关。2023年,猪肉供给过剩导致猪价持续低迷,行业深度亏损。成本上涨叠加价格低迷使得猪企资金压力加大,多家规模猪企资产负债率超过70%,行业进入洗牌期。正邦、傲农、天邦等企业相继宣布重整,部分企业仍在寻找接盘人。
  面对行业变化,头部企业采取了更加冷静的态度。随着猪价回暖,资金相对健康的企业并未急于扩大规模,而是强调稳健发展和降低成本。神农集团、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等企业表示,将集中精力提升经营效率,降低资产负债率,确保运营安全。对于行业参与者来说,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生猪养殖成本的管控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养殖成本下降,从而获得更高盈利能力。
  朱增勇认为,养猪行业的规模化提升已进入新阶段,更强调的是质量提升,包括技术、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这种转变有助于降低成本,增强产能稳定性,提高盈利能力。行业整体呈现出更加理性的态势,无论是在规模企业还是中小养殖场户层面,都表现出更加稳健的心态。预计下半年猪价将保持较好水平,但涨幅不会太大。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