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新闻

关注!中国肉类进口量连续8个月减少,猪肉进口量大幅减少51.7%

2024年3月,中国肉类进口量57.8万吨,同比增长-11.4%,连续8个月下降,其中猪肉进口量显著减少。一季度肉类进口累计167.9万吨,同比减少13.9%。相反,肉类出口量3月达到5万吨,同比增长41.2%,一季度出口12万吨,同比增长39.9%。猪肉及猪杂碎进出口数据也显示出类似趋势。

速看!广东、广西、山东、四川等省有新动作,为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意见》描绘乡村振兴路线图,强调畜牧业发展,包括强化‘菜篮子’保障、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拓展食物来源等。广东、广西等地推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如广东实施新的排放标准,山东探索‘保处联动’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四川强化生猪产业调控和现代化养殖,广西则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上取得显著成果。这些举措共同促进养殖业和乡村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全球猪肉供应动向来了!美国对华出口猪肉下降28.85%!

2023年全球猪肉产量达到1.15亿吨,增长0.6%,供应增长主要由中国和巴西带动。国际需求下降,但中国和墨西哥市场的旺盛需求支撑出口。2024年产量前景取决于主要生产国产能,特别是中国、欧盟、美国和巴西。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但生产效率提高,预计秋季供应量可能略增。美国猪肉出口在2月强劲,墨西哥需求增长抵消亚洲销售疲软,但3月出口潜力受限于未执行合约。中国猪肉出口大幅下降,对华出口数据同比大幅下滑。

美国二、三季度生猪供应料高于去年同期,但强劲需求推升价格预期

上周美国生猪期货市场在USDA季度报告公布后保持高位,市场关注短期需求旺盛,预计供应增长不如预期。尽管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但生产效率提高使得供应可能接近或略高于去年。2月份猪肉出口强劲,特别是对墨西哥和亚洲市场的表现强劲,抵消了一些疲软。然而,猪肉出口合同执行量低于去年,可能影响春夏季的出口潜力。1-2月对华猪肉出口大幅下滑,显示出市场动态的复杂性。

2023年全球猪肉产量达到1.15亿吨,预计2024年产量将下降0.9%

2023年全球猪肉产量达到1.15亿吨,增长0.6%,主要由中国和巴西的增产抵消了欧洲的下降。预计2024年,产量将同比小幅下降,需求复苏,但供应受中国产量减少影响。欧盟面临产能下降、出口减少及汇率挑战,而中国猪肉产量预计下滑,美国在经历困难后有望恢复,巴西则因成本降低和市场活跃而前景乐观。养猪业观察报告强调了各国市场动态和竞争情况。

能繁母猪存栏连降,未来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但2月份数据显示产能去化减缓。猪企如牧原股份、新希望和温氏股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稳定或增加,表明大型猪企在盈利状态下倾向于不主动减产。然而,现金流面临风险的小型养殖主体可能仍存在进一步减产的可能性。本文基于农业农村部数据和猪企财报,讨论了市场动态和可能的减产趋势。

能繁母猪不减到3900万头以下,市场供需就不可能平衡?

春暖花开之际,生猪养殖行业呈现阶段性回暖,价格反弹。东瑞股份和神农集团的销售数据显示销售收入增长。然而,分析师徐洪志认为价格上涨可能不可持续,因为猪肉需求面临季节性下降,供应风险和冻肉库存压力存在。尽管产能去化进展明显,但市场供需平衡尚需时间。期货市场也反映出价格波动,短期内预计维持偏弱震荡,中长期看生猪价格将偏强。养猪企业在去产能的同时,需考虑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但需谨慎操作。

两会热点:要关注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握好“中国芯”良种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和新质生产力,代表委员呼吁加强地方猪种保护,提升种业自主性,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猪业转型升级。提出利用优质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选择和育种技术结合,解决生长速度与肉质之间的平衡问题,并强调数字化养殖的潜力,以及面对猪周期波动时的行业进步和策略调整。尽管行业面临低谷,但预计随着经济恢复和消费增长,生猪价格有望回升。

全球玉米、大豆产量均有所下调,中国进口大豆创历史新高

美国农业部3月供需报告显示,全球玉米产量预估下降,美国、阿根廷产量增加,巴西产量不变,乌克兰、俄罗斯和南非产量减少;大豆产量下调,巴西出口和中国进口创新高。美盘大豆价格因需求回暖和巴西升贴水上涨而反弹,带动国内豆粕市场价格上涨,饲料养殖企业补库意愿增强。3月11日,43%豆粕现货价格上涨,全国均价上调90元/吨。

3月11日农产品日报,二育刺激猪价反弹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先跌后涨,受二次育肥和市场情绪影响,猪价反弹。仔猪价格下跌,养殖利润微增,母猪销售和淘汰量下降,出栏体重增加。猪料成本小幅上涨,带动养殖利润转正。期货市场中,3月合约由贴水转为平水,显示市场预期改变。预计4-5月猪价反弹预期升温,企业可考虑在期货上进行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