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出生后,度过高危的第一周后,断奶应激成为其所面临最主要的考验;在这场考验中,胃肠道问题是其发病率、死亡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的最高原因之一。

为了应对这场考验,在断奶前后通过营养干预调节肠道发育,从而降低胃肠道问题的风险,成为猪场面临的重要命题。本文重点分享应对这场考验的营养策略。

一、断奶前后不同的策略

猪只肠道是逐步发育完善的,包括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统,可通过营养调节来支持肠道健康,这对大窝中的仔猪尤其重要,因为它们的初乳和乳汁摄入不足。

1.断奶前的策略--教槽料

  • 教槽料的双重目的:为仔猪提供营养;为仔猪断奶做准备。
  • 在教槽料和断奶后的过渡料越接近越有助于仔猪适应颗粒料,同时也为特定成分的消化和发酵做好肠道准备。
  • 2.断奶后急性期
  • 在断奶后的头几天(急性期),保持高采食量,并注重营养策略,以支持良好的胃功能,避免使仔猪受损的消化和发酵能力超载。
  • 3.断奶后成熟期
  • 度过仔猪断奶急性期后,可逐步提高赖氨酸与能量的比值,以促进仔猪的生长,同时可添加更多的可发酵纤维。
  • 二、营养干预
  • 1.断奶前
  • 教槽料
  • 教槽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食用教槽料的仔猪身上,尤其是那些摄入相对较多的仔猪。
  • 增加教槽料采食量和仔猪摄食数量:
  • 液态教槽料:教槽料与水或补充乳混合,从相对较高的液体含量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 鸡糠料:较软的颗粒也可以促进向固体饮食的过渡。
  • 适口性:教槽料本身的组成。

断奶前营养策略调节肠道健康

  • 多种营养策略(如高度可消化的蛋白质,低发酵性的饲料)可有助于使用教槽料来调节肠道健康。
  • 教槽料中使用的功能性氨基酸(如谷氨酰胺)、酵母、益生元(如低聚果糖)、益生菌、合成菌、富含中链脂肪酸(MCFA)的脂肪来源和各种纤维来源的营养干预措施。

下表中列举了营养策略对肠道形态、肠道微生物

群定植和粘膜免疫系统成熟的影响。

2.断奶后的急性期(断奶5-7天内)

  • 在急性期,仔猪会出现短期厌食症,直到断奶后两周,能量摄入才恢复到断奶前的水平。与断奶压力相结合,低采食量会导致胃屏障和功能受损、肠道炎症和小肠组织学变化(如绒毛萎缩),从而降低刷状边界酶的活性。
  • 这些变化会导致仔猪肠道黏膜完整性受损,从而增加炎症风险,导致未消化的营养物质在大肠中积累,有害细菌过度生长,该阶段重点专注于胃肠健康。
  • 营养策略:
  • 高度易消化和可口的成分,减少使用酸结合能力强的饲料原料。
  • 增加原料的粗颗度,降低粗蛋白成分,添加功能性氨基酸。
  • 可发酵纤维与惰性纤维的比率:<1,以中链脂肪酸作为脂肪来源。
  • 提高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降低ω-6与ω-3脂肪酸的比例。
  • 添加支持肠道健康和功能的添加剂。

3.断奶后成熟期的营养策略

  • 在成熟阶段,由于采食量增加,消化、吸收和发酵能力增强,肠道的完整性和功能得到恢复。
  • 在这个阶段,重要的是保持仔猪健康,同时促进生长和为生长-肥育阶段做准备。
  • 营养策略:
  • 减少使用酸结合能力前的饲料原料,增加原料的粗颗粒。
  • 增加粗蛋白成分,提高回肠标准可消化赖氨酸与净能量的比值。
  • 可发酵纤维与惰性纤维的比率:>1.5。
  • 中链脂肪酸作为脂肪来源,降低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 添加支持肠道健康和功能的添加剂。

三、生产上的启发

  1. 仔猪出生后,工作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调节胃肠道发育和健康。
  2. 增加教槽料吸引力和诱料时间。在生产中,产后7天开始添加教槽料;教槽料的形式,以“鸡糠料”为主;并添加奶粉、益生菌、氨基酸和益生元等营养物质,既可以增加其吸引力,又能调节肠道发育。
  3. 断奶急性期,重点提高胃功能。断奶后前几天,喂料的节律非常重要,控制仔猪的采食节律,不能自由采食;通过添加“发酵水”等有机酸的方式,降低胃酸pH值,提高蛋白消化,减轻肠部负担,同时杀灭有害菌。
  4. 断奶成熟期,重点关注猪只大小均衡。及时调出掉队猪只,给予重点护理,确保长速。

【版权声明】来源:求知一野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