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指的是在生产能力以及畜禽养殖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所经营的工厂化、大群体、小规模养殖的总称。目前国内畜禽规模养殖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工厂化养殖、大群体养殖、小规模养殖等。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规模养殖是其客观需求,其既能推广实用技术,还能实现产销一体化,从而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本文对畜禽规模养殖的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品种配套

在畜禽规模养殖的过程中,品种的优劣会对畜禽产量产生直接影响。而标准化的畜禽品种,则必须具备相应的特征,即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一致的产肉性能、繁殖性能等。而畜禽生产如果需要达到商品化的要求,则需要对品系或者品种进行杂交,这样就能通过杂交畜禽的抗病能力强、饲料转化率高、适应环境能力强以及生长发育快等,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2、全价日粮即饲草料加工配套

在畜禽规模养殖的过程中,其生长和生产的基础就是饲草料,且在合理搭配以及正确加工的基础上,畜禽养殖才能发挥出最高的生产水平。在搭配畜禽全价日粮的过程中,饲养标准是其主要的依据,而该标准主要是按照不同阶段,畜禽每天维持基本需求以及生产发展需求的营养物质的数量以及消化能等,即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其他等。而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要将当地成本较低的饲草料成分充分的应用起来,这样配制出来的全价饲料才能满足饲养标准的要求,从而达到是提升经济效益以及饲养效果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在畜禽饲养总成本中,饲草料的成本占到了70%以上,因此合理加工和调制饲草料是确保饲养成本降低的直接因素。

3、饲养方法配套

畜禽规模养殖与传统畜禽养殖存在较大的区别,即追求科学的饲养方法和方式,在饲养方法上讲究定时制,即畜禽饲喂需要结合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对饲养时间进行合理的确定,这样才能增强畜禽的食欲,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同时也可采用定量或者不定量的方式,即饲喂方法的选择,可根据畜禽饲喂方式以及生产用途的不同进行合理的选择,而定量或者不定量,则需要结合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确定。通常不同的畜禽类别,需要采取不同的思维方法,而饲喂的方式主要包括:先喂后饮、先干后湿、先粗后精等。

4、现代化管理配套

在畜禽规模养殖的过程中,配套的现代管理主要包括繁殖、肥育、保育、出栏、配合日粮,市场预测、销售产品、控制环境以及支配人力、财力等。而无论涉及到哪一种配套管理,都需要决策者以及经营者结合具体情况,对达标办法以及管理办法进行具体制定,这样才能确保有条不紊的进行生产,从而实现畜禽健康生产与发展的目的。

5、防疫程序配套

在畜禽规模养殖的过程中,防疫程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防疫卫生制度进行严格制定,且执行过程中须严格遵守各项条款,这样才能确保畜禽的健康生产。在对防疫卫生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还需对常规的卫生消毒加以综合考虑,例如对畜禽舍、用具、饮水以及饲料等进行消毒,同时还应避免在疫区购买畜禽和饲料,要对周围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对畜禽进行定期防疫注射,特别是在春秋两季,则需格外注意;合理的处理传染病,加强消毒和隔离等,以便对疫情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还要对观察制度进行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从而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6、环境控制配套

在畜禽规模养殖的过程中,还需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环境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周围大环境的控制和舍内小气候环境的控制。而对畜禽生产而言,小环境对其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小环境予以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确保畜禽生产达到较高的水平。另外大环境的控制也比较重要,即处理粪便、污水以及粉尘等,这样就能确保畜禽的正常生产。

7、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畜禽规模养殖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畜禽生产配套技术主要把包括品系或者品种配套、全家日粮及饲草料加工配套、饲养方法配套、管理配套、防疫程序配套以及环境控制配套等,综合使用这些配套技术就能确保畜禽生产达到较高的水平。

【版权声明】来源:今日头条。作者:王洪亮 畜牧师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