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缩宫素的正确应用
缩宫素又名催产素,用于引产、催产、催乳、产后出血和子宫复原不全,在养猪业被广泛使用,通过利用其为分娩母猪助产,但大多饲养员对缩宫素作用机理知之甚少,尤其对其使用方法存在很大盲目性,由此而引起的不良后果比比皆是,也给饲养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本文就将缩宫素的作用机理及生产实践总结的经验和大家说说。
一、缩宫素的作用机理
缩宫素为生殖激素,形成于丘脑下部的垂体,是一种高度生物活性物质,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收缩,促进分娩的作用,缩宫素对脐带-胎盘血管有较强的收缩作用,在分娩过程中来自子宫和产道的刺激可诱发缩宫素的释放,大剂量使用缩宫素可直接抑制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
二、缩宫素的使用要点
1. 缩宫素适用于单胎动物妊娠助产,一般情况下禁用于多胎动物助产,而猪即为多胎妊娠,所以一般不建议使用缩宫素,如使用一定要把握好使用时机及用量。
使用时机:在分娩过种中使用,一定要在母猪顺产2-3头,超过30min未产且胎位正常或者分娩后期产力明显不足的时候使用,切勿使用过早,产前或者羊水破裂时使用都是不正确的。
使用剂量:剂量不可过大,建议一次使用1-3ml/头
使用禁忌:母猪骨盆过窄,产道受阻,胎位异常,头胎母猪骨盆过小造成的难产,仔猪过大造成的难产等情况不可使用缩宫素。
2. 注射部位可选择在颈部肌肉注射,外阴局部注射或者耳静脉滴注。
3. 由于缩宫素在体内会被迅速破坏,所以只在短期内有效,因此,可根据子宫收缩及胎儿排出情况间隔1-2h使用一次,使用次数最多不得超过3次。
4. 母猪分娩后可再次使用3-5ml/头,主要作用是促进子宫内的胎衣碎片和产道分泌物的排除,减少产后感染几率。
5. 在分娩前6-20h使用氯前列稀醇钠注射1-2ml/头,可起到诱产,提高子宫敏感性,使子宫颈完全打开,比在分娩过程中使用缩宫素效果要好。
三、使用缩宫素方法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1. 明显增加母猪疼痛感:由于缩宫素使用后会引起子宫剧烈收缩,明显增加了母猪的分娩疼痛感,具体表现为牙关紧闭,呼吸急促,四肢僵直,肌肉痉挛,有部分母猪表现打“寒颤”,使母猪产后极度疲劳,虚弱无力,不但影响产后恢复,也影响哺乳及产后带仔。
2. 母猪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其不适合使用缩宫素,在分娩过程中使用缩宫素会引起子宫平滑肌及脐带-胎盘的血管较强收缩,使在子宫深处的胎儿胎盘过早脱离母猪胎盘,如果此时不能很快产出胎儿,就有可能缺氧死亡,还有可能致使产生的胎儿脐带在子宫内即发生了断裂现象,使部分胎儿在子宫内相互挤压,造成弱仔增多,缩宫素使用量越大,使用时间越早,产生的胎儿断脐现象越严重。
3. 使用缩宫素的母猪有放乳现象,如果母猪在第一个胎儿还未产出前就使用大剂量的缩宫素,就会造成初乳大量流出,初乳过早流失,仔猪就吃不到足够的初乳,从而造成仔猪抵抗力低下,易发生黄白痢,死亡率也明显增加。
4. 缩宫素不可使用在胎位不正、母猪产道狭窄或子宫颈尚未开放的时候,如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母猪子宫脱出或破裂,有时致使仔猪卡在产道中进退不得,硬是将仔猪腿拉断也不一定能将仔猪拉出,也增加了母猪的淘汰率。
四、总结
在母猪分娩过程中,缩宫素的使用被高度认可,甚至成为了猪场的必备药物,多数饲养人员认为缩宫素对母猪的产仔是有利的,只要有分娩过程就一定要使用,其实不然,缩宫素的使用是需要有一定适应条件为前提的,不能盲目使用,更不能滥用,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谨慎使用才能使其发挥最理想功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