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河南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也提出,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日报社邀请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与河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魏剑,围绕中国民营农牧企业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交流。
  魏剑在访谈中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牧原股份作为民营企业代表,对此有何感受?秦英林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支持,为民营企业营造了平等对待、公平竞争的良好法治环境,这极大地增强了民营企业干事创业的信心,使企业能够专注创新,提升经营水平,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秦英林进一步介绍了牧原股份30余年的发展历程,强调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牧原股份从22头猪起步,现已发展成为年出栏6300万头的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企业。秦英林总结了牧原股份的创新做法:坚持长期主义,树立国际视野,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分层着力,从种猪育种、饲料技术到猪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例如,在种猪方面,牧原股份通过20年创新育种,实现了种肉兼用,满足全国种猪使用需求。在饲料技术方面,牧原创新低豆日粮技术,显著降低了豆粕用量。此外,牧原还与西湖大学合作,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小品种氨基酸,进一步替代大豆,实现无豆日粮。
  在养猪产业数智应用方面,牧原股份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了精准饲喂、智能巡检和健康管理等功能。通过算法实现一日一配方,实时监测猪舍环境,提高疾病预警和管理效率。牧原还自主研发了无针免疫技术,减少猪群应激和肌肉损伤,提高猪肉品质。秦英林表示,未来牧原将继续用系统思维建立行业模型,通过产业互联平台与多方共享,为中国从养殖大国向养殖强国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位于内乡县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是牧原股份的创新典范之一。该综合体占地2800亩,包含21栋楼房猪舍,年出栏生猪210万头,土地利用率提高4倍以上。综合体通过智能化环控、饲喂、巡检等系统,实现了智能化运营,大幅提升了效率。在节能环保方面,综合体通过精准控制用水、应用净化回用技术和低豆日粮技术,实现了资源节约和氮减排。此外,综合体还实现了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全面管理。
  深耕主业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牧原股份的成功在于专注生猪养殖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秦英林表示,企业以‘专’为本,依靠创新升级产品、优化管理、提升效率,踏踏实实深耕细作,就能开拓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