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斗现象是养猪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原因多样且复杂。首先,饲养密度过大是导致猪发生咬斗的重要因素。当猪的活动空间受限时,它们之间的接触和冲突机会增多,容易引发咬斗行为。此外,猪具有群序行为,新分群后需要建立体质强弱的位次关系,如果猪群过大,这种位次关系难以建立,从而导致频繁的咬斗现象。
饲料营养的不平衡也会引起猪的咬斗行为。如果饲料不是全价饲料,或者其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食盐等成分不足或比例不当,猪可能会因营养缺乏而相互撕咬。除了饲养密度和饲料问题,应激因素也是引发猪咬斗的重要原因。比如,温度过高、湿度大、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光照过强等环境因素,以及受到各种惊吓等,都会使猪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引发咬斗行为。
非自繁自养的猪群,由于猪之间的气味差异,容易在分群时发生咬斗。猪通过嗅觉辨别彼此,如果来源不同,相互间就会产生陌生感,进而引发冲突。此外,料槽和饮水位置不足,猪为了争食争水而发生咬斗;体内外寄生虫如虱疥螨、蛔虫等,也会导致猪因皮肤刺痒烦躁而发生咬斗。
为了预防猪的咬斗现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规模化养猪时,每头猪至少需要1平方米的空间。其次,组群要合理,尽量将来源、体重、体质、性情等相似的猪放在同一栏内饲养,每组以10头左右为宜。再者,提供全面营养的饲料至关重要,特别是要确保饲料中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饲养方法也需得当,采用充足的饲喂方式,避免猪出现强烈的饥饿感。有条件的话,可以定时定量地向圈舍内投喂野草、青菜等青绿多汁饲料,以分散猪的注意力。此外,定期驱虫和及时断尾也是预防咬斗的有效手段。每年春秋季进行预防性驱虫,仔猪在出生1-2天内进行断尾,可以有效减少因寄生虫和尾巴引发的咬斗行为。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