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缺乳或无乳是一个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问题。调查发现,这一现象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因素,具体可以从母猪本身的状况、饲养管理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外在因素包括母猪的年龄、经验、品种、先天性无乳、过度繁殖和乳头数量等。内在因素则涉及饲养管理、饮水、产后涨奶、疾病感染、环境控制及应激因素等。
  母猪年龄是导致产后缺乳的重要外在因素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年龄较大的母猪产后乳汁减少,仔猪生长不良。这是由于母猪年龄增大,身体机能减退,新陈代谢速度下降,乳腺组织逐渐萎缩,产乳量自然减少。与此相反,初产母猪由于缺乏经验,体成熟度不足,乳腺等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因此产乳量也相对较低。特别是在配种过早的情况下,母猪的身体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分泌足够的乳汁。
  母猪的品种也影响着产乳量。调查发现,长白猪与约克夏猪相比,长白猪的仔猪生长状况更好。这可能与母猪的遗传特性有关。此外,过度繁殖也会导致母猪产乳性能下降。这类母猪通常皮肉松弛、腹部异常低垂宽大、后肢变形或畸形,这些特征表明过度繁殖已经严重影响了母猪的身体健康。
  饲养管理是影响母猪产后乳量的重要内在因素。合理的饲料配方对母猪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提供了怀孕所需的营养,还能保证母猪产后的健康。如果母猪在妊娠期间过度肥胖或过瘦,都会影响到其产乳量。过度肥胖会导致乳腺组织被脂肪细胞浸润,而过度瘦弱则会使得母猪营养不良,影响乳腺发育。饲料质量也是关键因素,霉变的饲料会破坏母猪的内分泌系统,导致产后乳汁不足。此外,饮水不足也会引起乳汁减少,甚至便秘,进一步影响母猪的泌乳能力。
  环境因素对母猪的产乳量也有直接影响。夏季高温和湿度大可能导致母猪食欲不振,甚至中暑;冬季寒冷则需要提供足够的保暖措施。产床潮湿或卫生条件差会增加母猪感染疾病的风险,影响其泌乳功能。此外,应激因素如环境变化、生产过程中的惊吓等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乳汁分泌。
  针对上述问题,猪场管理者应从多个方面入手,改善母猪的饲养条件。首先,合理调整饲料配方,根据母猪的生长规律适时增减饲料量;其次,改善猪舍环境,确保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应激反应;最后,加强疾病预防,及时治疗母猪的健康问题,确保其产后的正常泌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产乳量,保障仔猪的健康成长。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