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业微利时代,企业的管理效率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据统计,2023年,20家上市猪企的平均管理人效为13.68人,而新希望以57.81的人均管理效率领跑。然而,生产人员与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在大部分企业中并不理想,仅有少数企业达到了4以上,如牧原、天邦、京基和温氏。这表明,猪企的组织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整体上看,养猪业的量变红利期正在结束,取而代之的是质变带来的新竞争格局。猪企需要提高管理效率,以在新时代中站稳脚跟。新希望作为领军企业,其高效管理的背后不仅在于淘汰落后产能,还在于不断优化人员组织结构。例如,2019年时,新希望有5.15万名生产人员和0.38万名行政管理人员,而到了2023年,在生猪出栏量实现近四倍增长的情况下,生产人员降至3.13万名,行政人员仅剩859名。
  尽管部分猪企在管理效率上表现突出,国内猪企的设备自动化水平领先于欧美国家,但全员人均效率仍低于欧美国家三倍以上。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线直接生产人员与非生产人员比例严重失衡。据统计,2023年,20家上市猪企生产人员与非生产人员的平均比例仅为2.33,仅有牧原、天邦食品、京基智农、温氏4家达到了4:1以上的比例。
  一线直接生产人员是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至关重要。通常,猪企规模越大,非生产人员占比越低,人均效率也越高。业内人士认为,一个纯粹的养猪公司,生产人员与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在8-10:1之间较为合理。
  除了管理效率和人员结构,人均创收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根据调研,头部企业生猪板块的人均创收最高的是海大,达到了271万元,德康以193万元位居第二。2023年,头部企业生猪板块的人均创收平均在100万元左右,而全集团人均创收平均为205万元。与欧美国家养猪企业平均300万元的人均创收相比,国内企业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面对未来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各大企业将更加重视人效、猪效、场效。通过合理优化组织架构,提高管理效率,注重人效成本,猪企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成长、脱颖而出。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