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5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和普华永道发布《立体养猪模式:探索生态与效益平衡关键》报告,指出楼房养猪的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合理的养殖密度和动物福利水平应受到重视和倡导,从而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楼房养猪模式近年来引发担忧,8月底更有号称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26层楼房养猪场正式投产。据统计,2020年间中国内地规划立项楼房养猪项目就达到60多个,涉及产能高达2024万头。这些项目多在人口稠密、用地受约束的地区发展。尽管很多头部生猪生产企业布局这种模式,行业内尚未形成共识,部分专家对其可持续性持怀疑态度。有龙头企业曾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不会将楼房养猪作为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
报告认为,对楼房养猪模式的认识不应只聚焦于商业效益的可行性,还应考虑到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前期投入成本大,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提出挑战;缺乏设计与管理标准,缺少具有猪场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员;影响动物健康与生物安全,特别是该模式养殖密度过大,阻断疫病传播的难度增大,可能造成疫病难控;动物福利难保障。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下,动物的行为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可能会增加动物患病的风险,进一步影响到动物源食品的安全和人们的健康;环保问题。养殖密度加大会增加交叉污染风险,导致不可忽视的重要安全隐患。高层养殖产生的臭气、污水和粪便等在高处空间散播,如果管理不到位,更容易造成楼内和楼外的空气污染;土地难复垦以及用途变更也面临极大障碍。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农场项目负责人储学琴表示,“在全球农业养殖已经极具规模的今天,农业养殖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在于动物福利、环境保护、低碳减排等方面的理念和技术的提升,而不应花费极高的建造和运营成本,通过楼房养猪这样的高风险模式,盲目追求养殖规模和产量。”
2022年9月2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与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CAFA)共同举办“福利养猪-探索生态与效益平衡”研讨会,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就楼房养猪模式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讨论。
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孙忠超博士表示,“我们应该想到楼房养猪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尤其是疫病防控、生物安全、肉品质量等方面。楼房养猪是企业自己的市场行为,部分项目存在资本炒作的商业风险,这种模式并不是灵丹妙药,也并不一定适用于全行业。”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施正香教授在会上指出,楼房养猪不等于平层叠加,在物流运输、建造成本、防渗漏腐蚀、通风除臭、环境承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难度。在养猪场建筑设计方面要考虑“以猪为本”,考虑动物的福利,让动物建立自身的抵抗力。
正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方区技术总裁孙丽华女士表示,“正大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没有采用楼房养殖的模式。正大的养殖不是盲目扩大,而是限制规模。我们想依据现有模式,更加科学、系统地进行建设。”
楼房养猪这种无节制发展的高密度养殖模式,对生物安全、环境保护、疫病防控都带来很大挑战。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更多的消费者关注食物的生产方式,选择人道与可持续的动物源食品,进行合理、健康的膳食消费。
(来源: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