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预计,未来10年,海产品需求增加以及渔业和水产养殖生产增长放缓将导致价格上涨近四分之一。
预计鱼类总产量将从目前的1.79亿吨增加到2030年的2.04亿公吨左右。相比之下,2007年至2018年期间的增长率为27%,增幅约为15%。
分析人士认为水产养殖将继续是全球鱼类产量增长的驱动力,延续几十年来的趋势,到2030年将贡献1.09亿公吨,比2018年增加32%,即2600万公吨。
但是由于更严格的环境法规、水供应减少、水生动物疾病爆发增加、生产收益下降等一些列问题预计产量增加的同时,水产养殖的平均年增长率将从2007-2018年的4.6%放缓至2019-2030年的2.3%。
这其中中国十三五规划以及即将实施的十四五规划都将在保护生态环境上进一步提高和推动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这势必带来新的渔业和水产养殖改革和政策继而将减缓渔业和水产养殖增长。
这一定程度上将刺激中国渔业产品物价上涨,甚至影响波及全球。据粮农组织称,中国渔业和水产养殖生产的放缓将刺激中国价格上涨,对世界价格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养殖鱼类平均价格的增长(在预测期内为19%)将大于捕捞供人消费的鱼类(17%)。加上对海鲜的强劲需求,这些上涨的价格将刺激国际贸易鱼类的平均价格到2030年比2016年上涨25%。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水、海产品出产国,同时自2002年以来一直是主要出口国,而且从进口来看2011年以后,按进口额计算中国是第三大水海产进口国。
总体而言,到2030年,预计养殖鱼类的价格将上涨24%,而野生鱼类的价格将上涨23%,FAO解释说,在需求方面,影响这一趋势的因素将包括收入提高、人口增长和肉类价格上涨。
在供应方面,稳定的捕捞渔业生产、水产养殖生产增长放缓以及饲料、能源和石油等投入的成本增加可能会发挥作用。事实上,由于全球需求强劲,到2030年,鱼粉和鱼油的名义价格将分别上涨30%和13%。
然而,实际上经通胀调整后,由于供求波动,个别渔业商品的价格波动可能更加明显。由于水产养殖预计将在世界鱼类供应中占据更高的份额,粮农组织建议,它可能会对国内和国际鱼类市场的价格产生更大的影响。
根据粮农组织的鱼类价格指数,由于供应增长有限,特别是捕捞渔业,以及全球需求持续强劲,近年来总体鱼类价格呈上升趋势。然而,2019年,国际鱼价比前一年平均低3%。这主要是由于许多重要养殖物种的价格下降,包括虾、鲑鱼、鲈鱼、鲶鱼和罗非鱼,但也包括金枪鱼罐头,因为供大于求。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水、海产贸易造成严重冲击,疫情的蔓延给行业来了一些影响深远的变化,其中许多变化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以鱼类价格指数衡量,2020年,大多数商业物种的总价格每年都在下降。与此同时,零售渠道的销售有所增加,消费者正试图限制购买频率,并担心未来的限制,他们已转向腌制和加工产品,而对新鲜鱼类的需求则有所下降。此外,由于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高价产品的销售也在下降。
2020年仅剩一个月,海产行业的不确定性仍存,但是疫情之下海产行业也有积极的一面,因疫情而推动的海产业变革升级如产品创新、新的分销渠道和供应链缩短等可能会让海产行业在后疫情时代受益多年。
本文来源:e网聚鲜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