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当今规模猪场最为常见的繁殖性疾病之一。据研究调查表明,非正常淘汰母猪中70%以上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而在当前规模化养殖条件下,如何提高猪场生产成绩和降低成本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得好,“母猪好,好一窝”,在我们猪场更应当利用好猪场资源,充分发挥母猪的使用价值以提高猪场生产成绩。然而,到底哪些母猪更值得我们关注,以防其发生子宫内膜炎?

一、产程超过4.5小时的母猪

产程过长引起母猪体力消耗过大、剧烈的疼痛引起机体的各种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子宫和产道的出血、水肿和血肿等,产后恶露不净,产后便秘、产后子宫不能复原、产后感染和子宫内膜炎等。

二、产仔数13头以上的母猪

产仔数在13头以上往往产仔时间都比较长,体力消耗大,极易感染发生子宫内膜炎,并且产仔数多的母猪往往是生产性能优良的母猪,因此更加需要保护好这样的母猪。

三、头胎母猪和原种母猪

头胎母猪和原种母猪对于猪场来说都是非常关键和非常重要的,头胎母猪窝产仔数少,食欲比较旺盛,最容易出现胎儿过大,加上头胎母猪产道狭窄,产道损伤,非常容易出现产后感染。更重要的是头胎母猪和原种母猪购买和培育的费用高,如果因子宫内膜炎被淘汰,损失非常大,因此要对这两类母猪保持高度的关注。

四、人工助产后的母猪

被掏过的母猪产道极易水肿,有时第2次或第3次掏猪时,手根本伸不进去,相信掏过猪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而且即使手洗干净后也极易将细菌带入子宫内引起感染,因此被掏过的母猪一定要进行防治。

五、产后外阴水肿、产黑胎的母猪

此类母猪很可能已感染子宫内膜炎,如不及时治疗,影响发情配种,甚至直接被淘汰,浪费成本更多,因此应及时治疗。

上述五类母猪更容易因死胎、胎衣碎片、恶露滞留子宫而发生子宫内膜炎,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可从以下三个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母猪产完排出胎衣后用0.1%的高锰酸钾水对其后躯及尾根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并涂抹“干燥剂”,保持阴户干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降低细菌感染。

二、做好产后清宫工作

有进行人工助产的母猪,用在母猪产后进行消炎,

(1)按人工输精的方式向子宫内灌注生理盐水,冲洗子宫,以便于胎衣碎片或残留物排出。

(2)静脉输液氯化钠溶液+青霉素+鱼腥草;100ml甲硝锉1瓶。

三、做好母猪饲养和保健

母猪在产前产后应供给其充足营养,以满足胎儿生长,供给母猪繁殖生产、体能恢复所需的关键性营养物质,同时,日粮中可添加中药以及微生态制剂等保健药物,以改善体质,提高母猪机体抵抗力,减少炎症感染。

【版权声明】来源:养殖畜牧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