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作为底色病已成为猪场最大的成本漏洞,基于蓝耳在我国的普遍性以及复杂性,当前净化和持续维持阴性对于大多数猪场来说难度较大。在当下来说,维持蓝耳稳定是控制蓝耳的最佳策略。防控蓝耳措施很多,但单一措施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局限性。

一、单一免疫蓝耳苗

免疫最佳的效果是产生浓度高而整齐的中和抗体,一般活苗免疫后14天才能产生N蛋白抗体,灭活苗免疫后一般42天才能检测到N蛋白抗体,而N蛋白抗体并非中和抗体,同时由于蓝耳存在抗体依赖增强现象,即这种抗体不仅不能对抗入侵机体的病原,恰恰会大大增加病原感染宿主细胞的几率。而中和抗体产生的时间一般较慢,即使是高致病新毒株一般也需要4周时间。而由于我国蓝耳的复杂性,某一区域甚至某一猪场会同时存在多种毒株,而不同毒株间的交叉保护效果并不理想。

另外免疫蓝耳苗尤其是活苗后1到2周内会出现病毒血症和继发感染,因此很多猪场在免疫蓝耳苗后出现蓝耳波动甚至爆发。

二、单一抗生素压制

多数猪场会定期用抗生素压制蓝耳,甚至某说法为某些抗生素能杀灭蓝耳病毒,其实目前来说对于任何病毒,一切抗生素都是无效的,只是某些抗生素如替米考星会改变肺部巨噬细胞的酸碱度而抑制蓝耳病毒在主要宿主细胞内的复制。

单一应用抗生素在防控蓝耳中的最大作用是防止继发感染,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素,细菌耐药性产生、猪群肝肾功能受损,会发现抗生素用量越来越多,而效果越来越差。

三、改变生产模式

此类方式如分胎饲养即专门的一胎场,也有阶段清群及定期清空保育仔猪,多点式饲养以及封群等做法,即从传染病的角度切断病毒在场内的传播链条,但这种方式的可执行性取决于建场之处的模式设计。

四、中药压制蓝耳

近年来中药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中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且少有毒副作用,但在控制蓝耳的机理尚不明确,且中药五花八门,多数效果并不确切。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蓝耳病感染、复制、病理损伤的机理,研发出可评价、可复制的科学中药组方。

五、营养补充

意义在于当猪群感染蓝耳或处于恢复期时,存在营养的损耗。实际服务过程中,确实存在某些猪场更换品质好的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营养补充剂猪群蓝耳波动时会恢复稳定的案例。但更换的做法应该是在蓝耳波动期或恢复期根据猪的特定阶段需求精准的补充营养。

六、精细化管理

类似于人生病时需要特殊的护理,对于蓝耳来说,单纯的蓝耳并不足以造成猪群的死亡,当在应激、环境恶劣、其它细菌混合感染时猪群死亡率会急剧上升,因此在猪群处于波动或蓝耳稳定后的恢复期更应该做好精细化的管理。就比如蓝耳双阴场及时不接产新生仔猪死亡率也较低,因此现在多数蓝耳阳性场都会采用MCREBEL管理法提高断奶和保育成活率。但在某些单纯追求人均效益的猪场似乎工作强度较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