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思路

非洲猪瘟(Infection with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可高达100%,临床表现为发热(40℃~42℃),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部分咳嗽,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脓性分泌物,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黏膜明显出血,非洲猪瘟临床症状与猪瘟症状相似,只能依靠实验室监测确诊。

ASFV最初的复制位点为入侵部位附近淋巴结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经口感染时,病毒首先在扁桃体和下颌淋巴结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复制,随后经血液和淋巴系统扩散至二级复制场所:淋巴结、骨髓、肝和肾脏。非洲猪瘟的发生率为40%~85%,取决于毒株是否引起急性或者亚急性的发病、毒株毒力和感染途径。

1、 诊断方法

众所周知,非洲猪瘟自1921年被发现以来,基于基因的演化,已发展出24个型,2018年我国感染的格鲁吉亚Ⅱ型毒株,此后,基因Ⅱ型强毒株、基因Ⅱ型弱毒株、基因Ⅰ型、Ⅰ型和Ⅱ型的重组毒株相继出现。随着我国毒株多样化的发展,增加了非洲猪瘟检测诊断的难度。

临床上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方法仍然以荧光定量PCR做为首选,检测基因位点选择B646L,该基因做为Ⅰ型和Ⅱ型的保守序列常被用于非洲猪瘟病毒的临床检测诊断。基因Ⅰ型、Ⅱ型和嵌合毒株的鉴别可依据病毒红细胞吸附性、全基因组测序、关键基因测序和qPCR的鉴别诊断。

2、 防控重点

非洲猪瘟病毒在我国流行五年时间内,防控措施由最早的生物安全防控升级为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健康度和生物安全管控三位一体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Ø 加强饲养管理: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环境需求(温度、通风和湿度)都不相同,因此,满足不同阶段猪只的精准营养,环境温度,合理通风和湿度管理,为猪群健康做好保障。

Ø 提高猪群健康度:规模化猪场猪病的发生日益复杂,如猪蓝耳病、圆环病、猪瘟、伪狂犬等免疫性抑制疾病可引起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严重削弱猪场经济效益。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疫苗免疫对免疫抑制性疫病的防控是最经济有效的,疫苗免疫后的效果评估也必不可少。另外,猪舍应依据实际规模大小设置病猪栏,将发热、咳嗽、不食、跛行及皮肤发红等异常猪紧急隔离,并按照异常猪的发病原因进行对症治疗。死猪应按照无害化要求做好处理,如深埋或者焚烧。

Ø 生物安全管控:生物安全是通过物理隔绝、流水冲洗和化药消毒的方式杜绝外来病原进入猪场,防止疾病在猪场内扩散、遏制疾病从猪场传播出去。防控内容具体包括:人流、车流、物流、猪流和生物流五个方面。人流包含精液配送员、外部安全员、厨师、生产人员、维修工等;人员活动区域划分为:场外区域、隔离区域、生活区域、生产区域和无害化区域;流程管控可通过洗澡换衣来实现不同区域的人员净化工作。车流包含:私家车、中转车、通勤车、饲料车和外部拉猪车辆;活动区域划分为:场外一公里外区域、场外一公里内区域及猪场外围;车辆管控流程应从场外一公里洗消位点的清洗消毒和猪场外围的清洗消毒。物流包含生产物资、蔬菜、生活物资和疫苗等;物流的区域划分与人流区域划分一致;物流管控流程应从物流分类做起,可浸泡消毒的物品通过消毒液浸泡消毒进场,不可浸泡消毒的物品通过物理静置来实现物资净化。猪流主要包含引种猪只;活动区域划分为:赶猪通道、隔离舍、生产区等等;流程管控可通过异常猪的监测、引种全群猪的监测评估和解除隔离监测等措施开展工作。生物流包含:猫、狗、兔、鸟、老鼠、苍蝇、蚊子等;生物流活动区域几乎覆盖猪场所有区域;管控流程可通过完善外围围墙、投放毒饵、增加驱鸟器、和化药灭蚊蝇来得以实现。

3、 总结

2018年,我国首次暴发ASF,并迅速蔓延至全国,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国内外对于ASFV疫苗研发已有100多年时间,迄今为止,尚无安全有效的商业化疫苗上市。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主要是机械传播,相对于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和支原体等空气传播病毒,该病毒的防控容易很多。养猪场在生物安全方面需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通过生物安全制度建设和落实监督来实现非洲猪瘟病毒与猪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