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土中国,绝大部分人心底都保存着回家过年的梦想,都抵挡不住年猪的诱惑。
杀年猪,祭祀祖先和大地,犒赏亲人和自己。想想村庄里人欢狗叫的繁忙场景,我们的脸上就会不由自主露出几分欢喜和幸福。
对嘴馋的人而言,每逢春节倍思猪。
年猪文化:历史悠久
家字下面一头猪。猪肉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龙肉。
养猪,吃肉,是中国人的古老传统。据考古学家研究表明,早在9000多年前,河南地区的土著就开始将野猪驯化为家猪。几千年下来,猪肉渐渐成为普通人补充蛋白最重要的肉源。
而杀年猪,分猪肉,赠亲友,形成一整套文化礼仪。
1月19日,2024广东年猪文化节在广州柯木塱举办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院长冯峰在2024广东年猪文化节上介绍,早在汉朝,我国部分地区可能已经形成了杀年猪的习俗。
而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夫子宣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矣”。这里的“束修”,就是十条腊肉,笔者猜测,这些腊肉,大概率都来自年猪,所以年猪文化有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雏形。
六畜猪为首。几千年来,中国人为何偏爱猪肉?
食客苏东坡在《猪肉颂》里说:“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归根结底,还是猪肉自带平民属性,且供应量大,性价比高。2023年,我国畜禽肉类总产量9641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794万吨,占总量的60%。尽管消费在升级,但猪肉仍然是国人的首选。
年夜饭,怎能没有猪肉?人们吃的是年猪,嚼的是平凡的幸福。
年猪经济:空间巨大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近年来,盯上年猪文化的地区、企业和人可不少。
我国生猪市场年产值约1.5亿元。如果单单计算腊月的年猪,起码超过1000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
但值得深思的是,我们似乎很少听说哪个地方推广年猪形成经济现象,我们也很少听说哪个企业依托年猪发了大财。这是否意味着,年猪,更多是散养时代的美好记忆?
并非如此。
我国的生猪规模化起步,大致从2000年才真正开始。近些年,随着政策、疾病、资本的深度洗礼,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日新月异。到2023年,年出栏500头肉猪以上的规模养猪户所出栏的生猪,已经高达68%。
笔者认为,随着企业养猪时代到来,加之我国国民消费能力的增长,现在才是真正到了大力发展年猪经济的时刻。如果延续此前农村家家户户养猪的模式,可能依然是有浓厚的年猪文化,却无疑可圈可点的年猪产业经济。
实际上,发展年猪经济,已是养猪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从2010—2023年我国猪肉产量看,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肉类供应可谓稳中有升。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7亿头,接近20年来的最高数值(最高为2014年7.35亿头)。其中广东生猪出栏3794万头,同样接近历史高峰。很明显,生猪出栏已经供过于求。千家万户的需求,已经从吃饱转变为吃好,那么养猪业应该从追求速度与规模,到追求高质量发展。
人们对年猪的怀念,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美好猪肉品质的怀念。盘活年猪经济,本质上需要提升生猪品质,重塑世人对猪肉的信任。
脱虚入实:需要合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均猪肉消费量的前三名分别是重庆(45.8千克)、四川(38.3千克)、广东(34.2千克)。年猪文化,如何才能脱虚如实,助力形成更繁荣的年猪经济?
在1月19日举行的2024广东年猪文化节上,主持人就此问题向笔者提问。这是一个很宏大但也很有意思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打造更具活力的年猪经济,或许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其一,出台一批扶持政策。坦率地讲,并非所有的地区都适合发展年猪。在省级农业部门引导下,需要有一些意愿的地方政府牵头,配套政策服务当地有特色的生猪产业,如此方有具体的受益地区和农户。例如,广东的年鱼经济,对珠海、湛江等沿海渔业拉动效应明显;年橘经济,对龙门和顺德陈村的农业颇有助力。年猪经济,也可落地到更具体的生猪产区。
其二,认证一批优质基地。相关机构可以认证一批有资质有品牌的年猪供应基地。这些基地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村庄,方便感兴趣的市民定点采购。笔者在2024广东年猪文化节上看到,参与推广年猪的企业,不仅有一批特色养殖企业(如华香农牧、南钵旺食品、惠州泓泉、清远瑶家花),也有上市公司(如金新农旗下的广州金农),可见企业都已嗅到了这一巨大商机。
其三,打造一批年猪产品。若只有年猪,而无年猪加工产品,不利于消费者携带或消费。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需要直接购买一头猪,但每个家庭都可以采购一批年猪产品。有品牌力的年猪产品,才能赢得市场。
其四,创新一批产销模式。或许可以重新发挥“公司+农户”模式的作用,建设中国最红年猪产业带,如此可以实现联农带农的目的,有可能激发中小养户的积极性;年猪销售,为了方便,既可以众筹团购,也可以订单采购,还可以网购。
其五,形成一种合力推广。年猪本质上是年菜经济的一部分,年猪要想跳出小圈子,要出村甚至出省,既要靠畜牧企业自身推广,也应当有跨界思维,结合本地优势年菜,组团出行。政府倡导,企业出菜,媒体聚势,推动消费,方可形成市场合力。
有政策,有基地,有菜式,有模式,有推广,年猪经济,大有可为。重塑一个产业,造福无数农民和市民,值得业界同仁共同努力。
文章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