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毒效果的好坏需要评估,否则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表面文章。
2、可从消毒前后的表面采集样品,进行细菌培养,计算消毒前后细菌菌落的数量;也可以在消毒前后的猪舍或其他空间放置培养皿,放置半小时后进行培养,比较消毒前后的菌落数。培养皿最好放在猪舍的四个角落和中心位置。
3、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在刚稀释后以及放置2天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底部的液体进行培养,分别检测,比较菌落数量。
4、车辆消毒效果的评估。可以用棉纱布蘸取生理盐水在车厢、驾驶室、栏杆、底盘、轮胎等部位擦拭搜集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或PCR检测,特别是ASF病毒的检测。
5、人员消毒效果的额评估。淋浴前后,可蘸取生理盐水的纱布擦拭头发,脖子,手臂,指甲,衣服等部位,进行PCR检测,特别是检测非洲猪瘟病毒。
二、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消毒要确保效果,必须达到足够消毒药与病原体接触时间。因为消毒是一个消毒药与病原体接触的过程。消毒的标准:实验室消毒浓度不能准确指导环境消毒,消毒剂怎么“弥散”到整个空间才是关键!
(1)产品质量问题
1、含量不足 按推荐浓度稀释,测达不到应用的效果。
2、稳定性差
(2)使用方法不合理
1、温度、湿度和时间不达标 提高环境温度可以提高消毒效果。大多数消毒剂的消毒作用在温度上升时显著增强。尤其是戊二醛类,但易蒸发的碘剂与氯制剂例外,但加温至70℃时会变得不稳定而降低消毒效力。
熏蒸消毒时,湿度可作为一个环境因素影响消毒效果。用过氧乙酸及甲醛熏蒸消毒时,相对湿度以60%-80%为宜。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消毒剂杀灭细菌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及其杀菌速度,同时也与细菌的种类、数量和所处的环境有关。
2、稀释倍数 在一定范围内,消毒剂的浓度增加,杀菌力也可成倍增加,但不是消毒药的浓度越高越好。
3、没有定期轮换使用 长期使用单一的消毒药,病原体也会对其产生耐药性,而且单一消毒药杀菌(毒)谱不广。所以要定期更换消毒药。
(3)清洁不彻底
大部分消毒剂不能有效穿透有机物从而杀灭里面的病原体,而且有机物的成分还可以与某些消毒剂反应,影响其消毒效果。其中以季铵化合物、碘制剂、甲醛影响较大。彻底冲洗可以清除至少90%的病原体,其作用甚至比消毒剂更重要。
(4)病原体的种类和结构
病原体的种类不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有差异。如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比革兰氏阴性菌低。所以,在一定的PH下所带的负电荷较多,容易与带正电荷的离子结合。故革兰氏阳性菌易与碱性的阳离子、重金属盐类的盐离子及去污剂结合而被灭活。
细菌的芽孢因有较厚的芽孢壁和多层芽孢膜,结构坚实,消毒剂不易渗透进去,所以芽孢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比其繁殖体要强得多。
(5)酸碱度
许多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均受消毒环境 PH的影响。如碘制剂、酸类、来苏儿等阴离子消毒剂,在酸性环境中杀菌作用增强;而阳离子消毒剂如新洁尔灭等在碱性环境中杀菌力增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