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SCI猪病研究 ,作者李阳阳
目前,PEDV是仍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成功防控PEDV可以减少病毒性腹泻导致的仔猪损失。那么如何做好规模化猪场的PEDV防控,作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1、目前国内PEDV流行情况
PEDV S蛋白主要介导病毒与受体结合、细胞融合和病毒入侵,是诱导宿主产生抗PEDV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抗原[1]。根据PEDV S基因或S1亚基的变异特点,PEDV通常可以分为G1型、G2型,其中G1型和G2型PEDV又进一步被分为G1a、G1b、G2a 和 G2b[2, 3]。当前国内主要流行毒株仍以G2型为主,但近期PEDV S-INDEL毒株流行显著增加。
2、不同PEDV毒株的毒力有何特点?
临床案例及研究表明[4, 5]:PEDV G2型毒株为高致病力毒株,哺乳仔猪感染后可以导致高达100%的死亡,断奶仔猪(21日龄以上) 感染后肠道损伤严重,可以导致10%以上的僵猪出现,需要重点关注。目前,PEDV SINDEL毒株为温和型毒株,产前有过基础免疫的猪场,一般不会引起较大的哺乳仔猪损失,断奶仔猪(21日龄以上) 感染后会出现一过性腹泻,肠道损伤较轻,基本无僵猪出现。
3、PEDV IgA抗体评估
母猪初乳和乳汁中存在的抗体来源于血清或在乳腺组织中局部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初乳和乳汁从母猪转移到仔猪,对于仔猪抵抗病原体的感染至关重要。相关研究表明母猪初乳中PEDV IgA抗体水平增加,与仔猪PEDV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相一致[6],大量临床数据也已经证明,母猪初乳中PEDV IgA抗体水平越高,仔猪PEDV发病率风险和死亡率越低。但是,仅监测母猪初乳中的IgA抗体水平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旦母猪PEDV IgA抗体水平和阳性率较低,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大量临床案例已经证明,通过评估血清中PEDV IgA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母猪分娩后初乳中的IgA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因而可以通过评估猪群血清中的IgA阳性率、抗体水平来评估初乳中的IgA阳性率、抗体水平,提前了解猪群PEDV免疫状态,进而采取手段干预。
4、PEDV群体免疫指标
猪群免疫究竟要达到哪种状态,才能具有保护能力?不同的猪群可能有所不同。根据英国科学家Smith和德国科学家Dietz提出的“免疫接种阈值”理论,在一个随机分布的群体中,当成功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疫苗的个体超过一定比例,即大于(R0-1)/R0时,则群体中该病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即会下降。不同病原体基本传播数(R0)不同,传染病的群体免疫阈值也不同,常见传染病的阈值如下图[7]:PED的R0为5.39[8],因而推测PED群体免疫阈值在80-86%,考虑到现场会存在部分免疫失败猪只,PEDV IgA抗体阳性率应达到86%以上。
5、为什么仔猪PED爆发的阶段
常开始于大日龄仔猪?
现场临床案例中,PEDV的感染常起始于13、14日龄仔猪,或仔猪断奶不及时,从压栏的大日龄仔猪开始感染,之后产房内PEDV病毒载量不断增加,最终造成7日龄仔猪严重损失。这里主要原因有两点:(1)母猪抗体水平差;(2)13日龄以上仔猪的IgA抗体水平和阳性率显著下降,21日龄以上仔猪IgA抗体可能全部为阴性。因而除了提升母猪群抗体水平外,在PEDV防控中,要求生产上尽量做到不压栏。
6、PEDV的传播途径风险评估
研究人员通过对PEDV在猪场间的传播动态建模[9],评估运输车辆、猪只在不同场之间的移动、与受到PEDV感染的猪场的距离、饲料运输这些PEDV传播途径,发现42.7%的感染与运输饲料的车辆有关,34.5%的感染与运输猪只的车辆有关(与运输车辆相关性达到77.2%)。另外,分析育肥猪的传播途径,发现本地传播最为常见,占比31.4%,其次是在不同猪场之间运输饲料和猪只的车辆。临床案例中,经常会遇到母猪场PED稳定,而刚断奶仔猪到场1-2天后发生PED的情况,回溯性调查发现,断奶仔猪到场后发生PED,多数与运输仔猪车辆有关,这提示我们在PEDV高发季节(每年11月-2月),在做好非瘟防控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运输车辆的PEDV的实时检测(PEDV感染后排毒量比较大,车辆一旦受到PEDV污染,也同样不易清洗干净)。
7、总结PED防控的关键点
临床实践已经证实,成功激发后备母猪PEDV IgA抗体,是防控PED的最重要的关键点。当前后备猪场外驯化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使用PEDV弱毒疫苗,虽然安全性较好,但是效果不确定,而且可能对PEDV流行毒株只存在部分抗体交叉保护。
(2) 使用PEDV流行毒株组织病料,效果较好,但是安全性较差,容易引起其他病原扩散,尤其是在非瘟风险较大的情况下。
(3)使用已经分离培养的PEDV流行毒株,安全性和效果较好。对于研发实力较强的养殖企业,使用细胞分离培养的PEDV强毒进行驯化,已经显著提升了PED的防控水平。而且,进一步通过对分离的PEDV细胞毒进行连续传代弱化,可以定制PEDV的场内驯化方案,从而解决场内自留后备猪PED驯化问题,实现PEDV的控制。
8、疫苗免疫和交叉保护
目前,市场上常以G2b亚型毒株制备PEDV疫苗,有研究表明G2a毒株疫苗效果优于G2b毒株制备疫苗[10]。作为冠状病毒的成员之一,PEDV会持续不断发生变异,近期研究人员对2017-2021年国内的流行PEDV毒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目前流行了一种G2c高致病毒株(占比68.27%)[11]。不同亚型PEDV毒株之间只存在部分交叉保护,同时PEDV的不断变异也一定程度加剧了防控难度,既然毒株在不断变异,清晰地了解自己内部流行的PEDV毒株类型,进而选择合适的疫苗,是防控PEDV的基础。
总之,通过PEDV流行毒株监测、母猪群PEDV IgA抗体水平监测、后备猪PEDV驯化、对型疫苗免疫等多种手段,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PEDV的成功防控。
(PEDV流行和防控复杂多变,本文为作者临床工作的一些总结,读者如有疑问,可以联系作者本人讨论,李阳阳博士电话:159-5201-1626,微信同号)
来源:SCI猪病研究 李阳阳:当前PEDV防控的“关键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