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5成,猪场兽医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向管理型人才转变
随着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和诊治成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要借助兽医力量,阻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
当前,在非洲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多种传染性疾病长期危害猪群健康的情况下,兽医群体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新猪派针对前期调研的1006个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发现,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使兽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兽医从业区域与人口分布及畜牧业发达程度呈正相关,且随着从业年限与经验的积累,基层兽医可以晋升至管理岗位。
兽医从业区域
与人口分布、畜牧业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在多种传染性疾病长期危害猪群健康的情况下,兽医成为养猪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在生产一线化解人们饮食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通过解决疾病问题保障养殖业的安全。
据新猪派调研数据显示,兽医从业区域与人口分布、畜牧业发达程度呈正相关。以著名的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来看兽医从业区域也同样有趣:胡焕庸线西北方,人口密度低,畜牧业相对不发达,兽医从业者相对较少;而胡焕庸线东南侧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伴随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兽医从业者较多。
本科以上占主导
兽医未来将趋于专业化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动物医学专业逐渐成为报考热门。据教育部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规模约在0.5万人次至1万人次。近3年,考研录取率平均在50%以上,2023届毕业生升学率达64%,且研究生考取率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就业率也保持在90%以上。
在兽医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兽医的职能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兽医负责发病猪群的诊治;后来,兽医更多的是专注疾病的预防;现在,兽医变成了设计猪场防疫流程、制定猪场管理方案的的管理型兽医。
据新猪派调研数据显示,现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为畜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合计占数据总数的53.57%,其次大学专科占数据总数的26.74%,其中不乏2.68%的博士研究生,可见兽医的专业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据了解,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会选择升学(考取研究生)、大型国营或民营农牧企业、宠物医院、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等就业方向。而从事动物诊疗行业的兽医明显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男性主要前往各大养殖企业,女性则选择自由度较高的宠物医院。
然而随着兽医职能的转变,如今管理型兽医可以坐在实验室进行方案制定、抗体监测等活动,女性也逐渐走进养殖企业,担起保障猪场生物安全的重担。
职业生命力顽强
沉淀下来才是王者
非瘟进入中国后,养猪业的高收益成功地吸引了其他行业的目光,也从传统的脏乱差没有人去干,变成了现在资本、人才追逐的朝阳行业。
据新猪派调研数据显示,兽医从业者中,31岁-40岁的经验兽医为行业主力,占比高达44%;其次是21岁-30岁的年轻兽医,占据数据样本的23%。大批年轻兽医加入到养猪业,足以遇见养猪业的光明前景。
然而,仅凭高学历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兽医,必须学会养猪的基本技术操作,并在基层积累较为深厚的技术能力,然后经过更高层次的磨练,形成全面的管理思维,才能逐步向上发展。
随着年龄与经验的增长,兽医可分3个晋升通道,分别是管理通道、技术通道和营销通道。新猪派统计调研数据发现,从业2年-5年的兽医,职务普遍为区域兽医、区域经理;从业5年-10年的兽医,职务普遍为技术部长、场长等岗位;而从业10年-20年以上的兽医,职务普遍升至兽医总监、副总裁等岗位。可见,兽医这一职业需要年龄与经验的沉淀,便能爆发顽强的生命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