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行业对非瘟的防控依然十分地谨慎,养殖公司为了防控非瘟也花费巨大,但在非瘟常态化下我们对生猪业的其他疫病也不能忽视,而是应该在原有的防控管理基础上进行借鉴和升级。比如,在当前猪腹泻类疾病也是危害猪群较大的一类疾病,而引起腹泻类疾病的原因各不相同,那如何确定感染的原因呢?防控猪腹泻类疾病的关键点是什么呢?又有怎样的防控新思路呢?

为此,7月22晚8点的蓄牧思维云讲坛就请到了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猪疫苗产品技术总监李相钊先生跟大家聊聊猪腹泻防控的那些事儿。

一、猪场腹泻类疾病检测分析

李相钊提到自从2018年发生第一期非洲猪瘟疾病以来,中国养猪人眼中只有两种疾病——非瘟与非非瘟。实际上猪场的疾病有三大部分组成,首先是猪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腹泻类疾病,最后是猪的繁殖障碍类疾病。

猪场腹泻类疾病中最头痛的是病毒类腹泻,包括:1、猪流行性腹泻(PEDV),该病所有的猪都可能发生,10日龄以内的小猪死亡率最高,这是损失最大的阶段;2、猪传染性胃肠炎;3、轮状病毒;4、德尔塔病毒;5、新型肠道冠状病毒。

其次是细菌性疾病,包括黄白痢仔猪红痢、副伤寒、回肠炎等。再次是寄生虫类,其中包括猪球虫、猪小袋纤毛虫、鞭虫和猪隐孢子虫病。另外还有一类是螺旋体,主要由密螺旋体引起,新生仔猪多发。

临床主要猪腹泻类疾病分析

由此可见腹泻是一个大的概念,PEDV只是猪流行性腹泻,需要加以区分。

2019年中国猪场主要疾病检测分析中PEDV排名第二,而在腹泻类疾病中PEDV排名第一。李相钊认为主要原因有大量三元母猪的使用——三元后备留种占能繁母猪存栏近50%,而三元母猪奶水与母性差的问题,导致免疫效果变差。再次因为猪场害怕免疫交叉感染非瘟,PEDV免疫率大幅降低,导致2019-2020年上半年PEDV发病率居高不下。下表是各类腹泻类疾病的分析:

腹泻类疾病分析

李相钊认为控制PEDV对控制猪的腹泻类疾病有重要意义,因此着重分析PEDV的流行情况,分析其感染模式在2010年后以多重感染为主,二重感染主要和蓝耳或圆环共同感染,也会出现三者共同感染的三重感染,更有甚者加上伪狂犬形成四重感染。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提醒,在防控PEDV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能够增加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如蓝耳和圆环等。

二、猪场PEDV流行动态与防控方案研究进展

PEDV流行动态

李相钊指出PEDV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容易变异,在疾病控制上难度较大。根据农业部2018年的监测结果,从2015年到2018年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而对病毒进行监测,发现有40个毒株,分为基因G1、G2型,以基因G2型为主。从山东农大刘思当教授有关分离毒株S基因序列分析数据中发现毒株主要以变异毒株为主,与经典疫苗株不处于同一个基因型。这就是猪流行性腹泻为什么容易出现大范围发病的原因。因为PEDV发生了明显的变异(2010年10月),变异毒株毒力增强,经典毒株疫苗对变异株交叉保护性较差,原有防控方案不能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接着李相钊提到现阶段PEDV的流行特点是母猪腹泻少,以仔猪腹泻、死亡为主,发生日龄至断奶前皆可发生,死亡率与日龄呈反比;与母猪胎次有一定的关系,头胎母猪发病率高;而且季节性越来越不明显,但气温超过20℃一般不会大流行。

PEDV的传染源有发病猪及健康带毒猪、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可经车辆、衣服、鞋、用具等散播。传播途径是不能垂直传播,而是通过粪--口途径;母乳中含有PEDV,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母猪粪便排毒,是导致猪群间相互传播的主要因素。易感动物是哺乳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发病率可达100%,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为15%~90%。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脱水、肠壁变薄、胀气、胃内乳块等。病理变化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空泡化、脱落,绒毛变短。

有的猪场老板很疑惑,为什么免疫了PEDV疫苗却防不住疫病的发生,李相钊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从疫苗角度分析有毒株不匹配、抗原含量不够、免疫方案不合理等问题。毒株匹配是PEDV防控的重要举措,现阶段要采用G2型的疫苗才能起到防控效果;抗原含量是PEDV防控的关键手段,而市场上疫苗的抗原含量是参差不齐的,相差多达10000倍以上,所以要选择抗原含量高的疫苗;而免疫方案中需要有活疫苗才能起到好的保护作用,不然免疫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因此选择免疫方案很重要。目前市场上免疫方案有返饲+死、活+死、活+活。

从猪场管理角度来看有猪本身、环境载毒量和初乳等问题。猪本身存在引种频繁,可能母猪带毒,还有三元母猪的性能不好,以及后备猪没有驯化好等问题;环境载毒量的问题,在一点式猪场中保育猪可以传回母猪,母猪引起仔猪感染等循环感染,还有消毒流程不合理,周围猪场问题多等问题;在初乳这方面有母猪奶水不好,仔猪吃不好的问题。

李相钊提出防控方案的设计要有科学的原则,首先要清楚猪场的问题,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方案;接着看是否能达到要求,如果可以就继续,如果达不到目标就继续设计调整。

目前猪场PEDV防控方案有四种:1、返饲+灭活苗,2、活疫苗+活疫苗,3、活疫苗+灭活疫苗,4、生物安全+口服免疫,这个方案目前比较热门。如果选择免疫方案,第一步是做好疫苗的选择,在此要考虑毒株的选择、疫苗的类型、抗原含量、免疫方案和免疫方式等。第二步就是疫苗的免疫:一定要先做好其他重大疫病的防控,接着才是PEDV的免疫,关于后备猪,我们要做好3次驯化,才能保证免疫效果;关于经产猪要普免,分别于9月份、产前40天和20天进行;在非瘟时代,除了母猪的免疫,还需要做好仔猪的免疫,进行口服或者再加肌注的方式。以上免疫都以检测粘膜免疫抗体作为评价标准。

在非瘟下,保猪是第一要务,对于发病的要进行紧急救护处理。

环境的控制也很关键,一要做好温湿度的控制以降低环境中PEDV的繁殖速度;二要将含有大量病原的粪便及时清理,这是防控的关键;三要做好环境的消毒,对区域、楼栋进行隔离、消毒;四要做好饲养员的隔离工作;五要做好发病仔猪的控制。

目前因为三元母留种是一种趋势,针对这样的猪场的防控要点归纳如下:

其中初乳管理很重要。有报告指出:没有吃到自家母猪初乳的仔猪,长到90kg的可能性为0,对哺乳仔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让仔猪吃到自身母猪的初乳。此外环境带毒是PEDV防控的难点。因为每克粪便中PEDV含量高于几千万个、几亿个TCID50的PEDV强毒,所以尽可能采用两点式或三点式,切断保育猪和母猪的交叉感染。

三、猪场PEDV的防控新思路

任何疾病能够看到的就是临床表现,检测结果是粘膜免疫抗体和环境带毒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剩余的免疫抗体在保护临界值之上,就不会发生感染;如果剩余的免疫抗体在临界值之下,就会导致腹泻的发生。所以要尽可能地提高粘膜免疫抗体含量,降低环境带毒量来预防腹泻。

不同病毒最低感染剂量

非瘟可以通过针头传播,在一滴血中超过50000000病毒粒子,很容易造成传播,这也是很多猪场害怕打疫苗的原因,因此在非瘟背景下需要创新免疫方案。

PEDV返饲免疫作用机理

返饲成功给我们启发,是否可以用商品化疫苗代替饲料进行口服免疫的尝试呢?为此齐鲁公司做了以下探索,最后证明活疫苗的口服免疫方案是可行的。

PEDV活疫苗口服免疫探索

李相钊讲到PEDV的科学防控也包含了生物安全.在非瘟前,中国是以疫苗为主导的防控理念,非瘟之后让生物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生物安全要做到攘外安内,攘外是防止猪场外的病毒入侵,安内是保证猪场内的病原逐渐净化。通过目前猪场的安全管理来看,生物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存在四个方面:饲料、车辆和人、猪以及生物媒介。因此我们要查漏补缺,全面升级,饲料进行高温消毒,猪场进行改造,加装空气过滤系统,车内外分开专用,猪场加装防鼠、防鸟、防蚊蝇帐和洗消设备,对转猪台进行设计升级等。生物安全是防非成功的法宝,同样也是PEDV防控的法宝。

四、猪场PEDV防控案例分析

由此可见2019年临床上PEDV是比较严重的,齐鲁复捷口服免疫效果是非常确实的,齐鲁复捷“母+仔”免疫方案尤其适用于三元母猪做为种猪的模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