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终端市场对高价猪肉接受能力仍显不足,多数屠宰企业收购心态较为谨慎,压价收购意愿较浓;养殖单位对后市预期降低,出栏积极性提升。且伴随着二次育肥操作对标猪供应的拦截作用减弱,市场供应整体较为充裕。

供强需弱,猪价持续偏弱运行。9月养殖端计划出栏量小幅增加,而需求端亦有一定幅度的提升预期,因此供需或进入新一轮博弈,猪价总体波动幅度相对有限,仍将维持年内相对高位继续盘整。

此外,上市猪企半年报整体呈现深度亏损,猪企资产负债表紧张程度加剧,在此背景下,猪价是否会迎来关键期?

阶段性供需错配成为价格运行主要驱动

当前至年底,面临的将是一个供应先增后减,且整体维持偏高,需求由低到高,并逐步增加的场景。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认为,放长看供需双旺,对价格形成难以贡献明显合力,单边走势或难以清晰呈现,趋势更多体现为宽幅震荡;如果放短为一段一段的来看,供需矛盾则仍可能在阶段性突出,波段走势或许同样值得关注。

从屠宰量的绝对水平看,今年屠宰量创历史同期最高,1至6月接近去年同期的水平,6月至今接近21年同期水平,两者均对应于供应量极大的场景,且与这两年相比,今年价格并未创新低,证明背后消费的托底力量实力强劲。王俊称,除了基数的恢复,消费季节性的变化对价格影响或许更为明显,进入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至春节前,传统上屠宰量回升幅度一般在15-20%区间,而价格一般为稳定至上涨,足以证明节日消费对猪价的明显支撑。与去年相比,今年缺少公共卫生事件对消费的干扰,因而年底消费依旧值得期待。

生猪的阶段性供需错配将成为价格运行的主要驱动。王俊分析,9-10月,供应逐步恢复,需求启动缓慢,二育小规模进行,基础供应压力大过投机性压栏对现货的影响,市场情绪偏悲观,价格走势持续偏弱;11月至年底,需求渐入佳境,价格出清后受到消费端托底,同时基础供应压力开始减小,标肥继续扩大后标猪受到青睐,带动市场小规模压栏,价格有望在震荡中逐步走高。

猪价或迎来关键期

猪价行情上,短期快速爬升后上行阻力明显。8月28日至9月1日当周,全国生猪均价17.12元/公斤,生猪期货合约2311报价跌2.97%至16.84元/千克。生猪在供给偏多的基础上仍在环比增加,2023年2-7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8.4%,处于近年来高位。

猪价或迎来关键期,华创证券农业首席分析师雷轶分析,在此应注意几点风险:一是生猪价格波动风险。2006年以来,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四次完整的猪周期,其最低点皆跌破企业成本线。若生猪价格长期跌破企业成本线,将会对企业现金流和正常运营造成较大影响,严重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二是突发大规模不可控疫病风险。生物疫病防疫永远是养殖企业工作的重点,一旦遭遇大规模不可控疾病,将会使企业生物性资产蒙受损失,对企业可持续经营造成影响。三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风险。和生物疫病一样,食品安全是企业质量把控的重中之重,若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将会对企业信誉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动摇企业生存基石。四是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将会在供需两端对企业造成影响,特别是需求端的萎靡对企业影响更甚。五是极端气候灾害导致农作物大规模减产推升粮价的风险。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占比约60%,玉米、豆粕、小麦等是饲料的主要构成,若极端气候灾害导致农作物大规模减产推升粮价,将大幅增加企业养殖成本,如果这种成本不能顺畅传导至下游,将导致企业业绩下滑,甚至危及企业日常经营。

从当前生猪周期位置和估值位置来看,两者均处于底部,把握趋势比分析数据本身更加重要。雷轶表示,猪病扰动叠加行业持续深度亏损影响,生猪产能持续去化的趋势或持续。

展望后市,雷轶认为,需求端下半年处于消费旺季,但宏观复苏较缓的背景下消费拉动较弱,预计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修复难度较大。当前,2024年的生猪期货合约均在16元/千克左右。同时,中秋国庆消费旺季即将来临,若前期二育出栏等因素压制猪价,猪价出现“旺季不旺”或导致行业信心走弱,产能去化进一步加速。此外,上市猪企半年报成本差异明显,优秀龙头企业成本优势继续扩大,成本优势企业将拥有在周期底部时更强的生存能力和在周期景气时较好的盈利表现。

【版权说明】来源:中新经纬、五矿期货。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由京津冀区整理发布,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