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规模猪场由于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管理⽅式不够科学、技术能相对有限等问题,非洲猪瘟发生风险大。为指导中⼩规模猪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特制订本技术指南。
一、升级设施设备
中小规模猪场可综合考虑场区位置、场内布局、养殖成本和收益等因素,升级场内设施设备,提升养殖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病毒传入风险。
(⼀)提升饲喂机械化⽔平。有条件的中小规模猪场可建⼩型料塔,并安装半⾃动化或⾃动化饲喂线。使用袋装料的场户,可建密闭的饲料静置库,库内加地仓和绞龙,舍内加接料管。
(⼆)改善饮水条件。使用深井水或自来水,避免使用地表水和浅井水。可建储⽔池或者⽔塔,⽅便对水体消毒。有条件的可使⽤⽆水塔⾃动供水器。
(三)优化通⻛装置。可结合实际条件,安装⻛机进⾏机械通⻛,⼀侧进⻛,另⼀侧排⻛。猪场降温可配合 使⽤水帘。
(四)增设隔断措施。猪场外宜修建实体围墙,场内不同功能区域可⽤围栏等隔断。
(五)实⾏地⾯硬化。宜对场内道路进⾏硬化。猪场⻔⼝设硬化路⾯,便于对到场⻋辆消毒。
⼆、强化管理措施
严格执⾏⽣物安全措施、提升猪只健康⽔平、维护适宜的养殖环境是防⽌⾮洲猪瘟病毒进⼊养殖场,提⾼猪 群抗病⼒的重要措施。
(⼀)划分净区和污区。中⼩规模猪场应建⽴净区和污区观念,将⽣产区列为净区,其他区域,如⽆害化处
理、粪便堆积、出猪等区域列为污区,可以将这些功能区相对集中,放在⽣产区的下⻛向,以便实现⽣产管理由净 区到污区的⽅向单向流动。⽣产区要将育肥猪舍放在产房和保育舍下⻛向,⽇常管理时,按照由产房、保育舍再向
育肥舍的⽅向流动。如果要从污区到净区,应严格执⾏消毒措施。
(⼆)严格⼈员出⼊管理。实⾏场区封闭管理,禁⽌外来⼈员,尤其是⽣猪贩运或承运⼈员、保险理赔⼈ 员、技术顾问、兽药饲料销售⼈员等进⼊养殖场。饲养⼈员进⼊⽣产区前3天不得去其他养殖场、农贸市场、屠宰 ⼚(场)、⽆害化处理⼚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等场所。进⼊⽣产区进⾏洗澡换⾐换鞋,可充分利⽤⽣活区淋浴室, 满⾜三段式洗浴(⼀次更⾐、淋浴、⼆次更⾐)要求。进⼊⽣产区需做好鞋消毒。
(三)物资⼊场静置或消毒。在猪场⻔⼝或者⽣活区内设置物资消毒静置间,对物资进⾏消毒液浸泡或者静
置。有条件的猪场可配备烘⼲设备。冬季、⾬季可根据养殖量储备⼀定数量的饲料、兽药(含疫苗)、易耗品等必要物资,减少物资进场频次。不采购和⻝⽤⾮本场猪⾁及与猪⾁相关的熟⻝、⽕腿、⻛⼲⾁、⽔饺、⽅便⾯等猪⾁产品。
(四)限制外部⻋辆进场。避免运猪⻋、饲料运输⻋、病死猪收集⻋、粪污收集⻋、私⼈⻋辆等外来⻋辆进场。养殖场宜配备拉猪、拉料、运输粪污、运输病死猪的内部专⽤⼩型⻋辆。结束作业后,应及时对⻋辆及所经道路进⾏清洗消毒。
(五)做好引种和出猪管理。⾃繁⾃养是中⼩养殖户防控⾮洲猪瘟的有效⼿段。确需引种的应选择信誉好的集团猪场集中引进猪只。⾮全进全出的养殖场户,在⽣猪进场后,应饲养21天确定健康后,再混群饲养。隔离饲养期间,防⽌⼈员、⼯具、物品等在健康舍和隔离舍之间交叉。销售猪只时,禁⽌场外销售⼈员进⼊猪舍选猪。可在养殖场围墙边上选择适当位置(距⼤⻔⼀定距离)建⽴出猪台,出猪台连接外部⻋辆的⼀侧,应向下具有⼀定坡度,防⽌粪尿、⾬水向场内⽅向回流。出猪台及附近区域、赶猪通道应硬化,便于冲洗、消毒。出猪台应安装挡⿏板,坡底部应设置排水沟等。出猪后,⽴即对出猪通道和出猪台的地⾯进⾏消毒。
(六)确保猪只营养。要定期查看料槽、料⽃,确保不缺料,保证猪只⾃由采⻝,仔猪料槽添加最⼤量不超过料槽容量的1/3,少喂勤添。不饲喂霉变饲料。每天定时清理料槽,避免饲料残留。在季节交替、温度骤变、⾼温⾼湿、环境变化等猪只容易应激时,可在⽇粮中添加中草药、抗菌肽等,提⾼猪群抵抗⼒。
(七)给予充⾜⼲净的饮水。要定期检查储水桶水量是否充⾜,水管是否有损坏、漏⽔等现象,水嘴是否能 正常使⽤,水压流速是否满⾜猪只需求。定期清洗储⽔桶、消毒饮⽔设备,消毒时要卸下饮水嘴、饮水器、接头等,进⾏充分清洗后浸泡消毒。
(⼋)防⽌冷热应激。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湿度和空⽓质量,减少猪只应激反应。进⼊猪舍时通过感受舍内 氨⽓味,判断通⻛状况。⾃然通⻛猪舍,冬季开窗时要注意打开所有窗户,打开的⼤⼩以⼈站在舍内窗户前感受不 到⻛速为标准,防⽌贼⻛、穿堂⻛。机械通⻛猪舍,采⽤排⻛扇定时抽⻛,抽⻛时段应保证对温度影响控制在2℃ 以内。⽓温低时,可加装红外线保温灯、保温板、暖⻛炉等,确保产房和保育舍温度。定期维护保养供电和保暖等 设施,保证设备正常运⾏。
(九)维持良好的环境卫⽣。要每⽇清扫猪粪,防⽌粪便堆积。定期清扫猪舍,防⽌猪栏、围墙、⽔管和料 槽等积存尘⼟。要采取驱蚊蝇措施,可定期喷洒杀⾍剂,使⽤蚊⾹或在舍内悬挂捕蝇灯和粘蝇贴。及时清除场内积水,防⽌蚊蝇幼⾍孳⽣。在实体围墙安装挡⿏板、场内定期投放⿏药,防⽌⿏害。
三、提升技术能力
要了解⾮洲猪瘟强弱毒株的传播特点,能够识别病毒传播的⾼⻛险点,科学实施消毒措施,切断疫病传播途 径。
(⼀)了解⾮洲猪瘟病毒传播特点
当前,我国⾮洲猪瘟主要流⾏毒株为基因Ⅱ型强毒株,也存在⾃然变异弱毒株流⾏。要根据病毒特性、传播 规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1.临床症状。强毒株感染:感染猪表现⾼热,沉郁,厌⻝,⽿、四肢、腹部⽪肤发红⾄发绀,可视黏膜潮红发绀等症状。强毒株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弱毒株感染:感染猪临床症状不典型,可出现采⻝量下降、体表发红、⽪肤坏死、肺炎等症状,妊娠⺟猪表现群体性流产和死胎⽐例升⾼。弱毒株感染病死率低,但病猪隐性带毒并间歇性排毒,猪场精准清除困难。
2.病毒传播特点。⾮洲猪瘟是⾼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猪和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健康猪,也可通过唾液、泪液、⿐腔分泌物、尿液、粪便和⽣殖道分泌物中污染饲料、饮水、泔水、栏舍、⻋辆、器 具、鞋靴、⾐物等,间接感染健康猪。
3.主要感染途径。健康猪主要通过摄⼊被污染的饮水和饲料感染,也可通过破损的⽪肤黏膜、污染的针头、 使⽤污染的精液配种感染。健康猪吸⼊附着病毒的粉尘和⽓溶胶也可发⽣感染。
(⼆)科学进⾏消毒灭源
猪场可每周开展2~3次预防性消毒,消除病原污染。
1.消毒剂选择。⾮洲猪瘟病毒对消毒剂敏感,含氯类、含溴类、过氧化物类、⻧素类、碱类、醛类、醇类、胍类、季铵盐类等常⽤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应根据消毒对象、污染程度选⽤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员洗⼿可使⽤碘制剂、过硫酸氢钾、⼆氧化氯等;脚踏盆、消毒池可使⽤醛类、烧碱、复合酚等;⻋身消毒可使⽤戊⼆醛、复合酚、过硫酸氢钾、⼆氯异氰尿酸钠等;环境消毒可使⽤醛类、烧碱、复合酚等;空栏消毒可选择过氧化物、烧碱等;带猪消毒可选择碘制剂、过硫酸氢钾、过氧⼄酸、⼆氧化氯等;饮⽔消毒可选择⼆氧化氯、过硫酸氢钾、⼆氯异氰尿酸钠等;饮水管道消毒可使⽤⼆氧化氯、过氧化物、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产⽤具可使⽤醛类、复合酚、烧碱等。猪场应定期交替使⽤不同类型的消毒剂。
2.消毒⽅式。圈舍、地⾯、墙⾯常⽤喷洒、喷雾消毒,地⾯、墙⾯若⽆易燃物,可使⽤⽕焰消毒;室内空⽓常⽤喷雾消毒;器具、⾐物等物品常⽤浸泡消毒,耐⾼温物品、⾦属围栏可使⽤⽕焰消毒,耐⾼温、⾼湿的器具、纺织品可煮沸消毒;密闭环境常⽤熏蒸消毒。
3.消毒⽅法。按照消毒剂使⽤说明,正确实施消毒操作。注意将墙壁、地⾯、器具等表⾯的污物彻底清除后再进⾏消毒。消毒顺序应按照从⾥到外,即由猪舍内到猪舍外、⽣活区再到场区外的顺序依次消毒,防⽌交叉污染。低温环境下,可适当加⼊氯化钠、⽢油或其他防冻剂以防结冰。
部分区域的消毒⽅法参考如下:环境消毒:场区道路可⽤2%烧碱、1:400复合酚、1:200浓戊⼆醛等消毒剂进⾏喷洒消毒。 脚踏盆、消毒池:可⽤2%烧碱、1:400复合酚、1:400浓戊⼆醛等消毒。烧碱和复合酚类2~3天换1次,浓戊 ⼆醛1~2天换1次。
猪舍消毒:猪舍⾛道、出猪台等可⽤2%烧碱、1:400复合酚、1:200浓戊⼆醛等消毒剂进⾏喷洒消毒。空栏 消毒可⽤2%烧碱等。带猪消毒可⽤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猪舍熏蒸可按说明书使⽤⼆氯异氰尿酸钠烟熏剂。
⻋辆消毒:空⻋可⽤1:200浓戊⼆醛、1:400复合酚等冲洗⻋辆。⾼⻛险时期⽤20%⼆氯异氰尿酸钠1:500稀 释溶液冲洗。⻋辆内部可⽤臭氧熏蒸消毒。
饮水消毒:可⽤⼆氧化氯消毒,作⽤1⼩时,⼆氧化氯浓度根据说明书添加;或每吨水添加5克⼆氯异氰尿酸 钠,作⽤1⼩时。
物资消毒:烘⼲消毒在60℃~70℃保持30分钟,消毒物品之间要留有空隙,避免堆叠,确保热空⽓流通。
浸泡消毒可⽤1:500过硫酸氢钾溶液,15℃条件下浸泡1⼩时以上。物品表⾯擦拭可⽤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消毒。
疫苗等有储存温度要求的兽药,拆掉外层纸质包装,使⽤消毒剂擦拭后置于冰箱储存。⾐服、拖鞋等清洗⼲净后⽤沸水蒸煮10分钟以上;或1:500过硫酸氢钾浸泡1⼩时以上。
⼈员洗⼿:可⽤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或1:10000⼆氧化氯溶液消毒。
病死猪排泄物:可往病死猪及分泌物污染区域撒漂⽩粉作⽤2⼩时。
四、做好其他疫病防控
(⼀)做好疫苗免疫。对⼝蹄疫、猪瘟、猪伪狂⽝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性腹泻等疫病可采取疫苗免疫 预防。猪场要购买质量可靠的疫苗制品,可在国家兽药基础数据查询平台APP,查询疫苗合法的批准信息。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法与⽤量进⾏免疫。免疫注射应⼀猪⼀针头,防⽌⼈为传播疫病。要严格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要求储存疫苗,保证免疫切实有效。免疫时尽可能采取联合免疫⽅式,减少免疫次数。
(⼆)⽤好保健措施。对格拉瑟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副伤寒等常发细菌病,在特定阶段预防性⽤药,提⾼猪群健康水平。
(三)⽇常勤巡查。做好⽇常巡视排查,注意猪群健康状况,发现发病猪只,⽴即进⾏隔离饲养,并对猪舍 进⾏全⾯彻底的清扫消毒。对病死猪与产出的死胎、病猪排出的粪便、采⻝的饲料以及其他污物等及时清理并进⾏ ⽆害化处理。
【版权声明】来源:中国兽医网。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