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咬尾是多因素的,但通过日粮调节的微生物群肠-脑轴的不平衡应被视为咬尾的诱发途径。

图1:猪尾巴被咬掉腐烂

咬尾是商品猪生产中一个主要的健康和福利挑战。日粮是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六大风险因素之一(欧盟委员会,2016年)。过去十年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肠道健康和大脑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沟通,通过所谓的肠道-大脑轴影响情绪和行为。

该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日粮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可以深入了解咬尾的复杂病因。微生物群-肠-脑轴平衡的个体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风险因素会导致某些猪场/猪栏咬尾,而其他猪场/猪栏则不会。

本综述旨在将当前关于微生物-肠-脑轴的研究与已知和提出的咬尾日粮风险因素联系起来。这些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证实,但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这些研究旨在通过日粮干预来减轻咬尾现象。

这篇综述表明,与日粮相关的咬尾风险因素包括蛋白质(包括色氨酸)供应不足和过剩、缺乏饱腹感、饲料颗粒细、膳食纤维含量低和饲养空间有限。

我们假设,这些因素可导致社会压力、胃溃疡、肠道微生物群失调、肠上皮细胞破坏,并通过微生物群-肠-脑轴影响动物的应激敏感性,从而可能累积导致咬尾。建议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诱导细胞因子诱导的疾病行为(即免疫激活)或色氨酸-血清素代谢的转移(与焦虑和抑郁相关)。

我们进一步假设,充足的氨基酸水平(包括色氨酸)和日粮中某些膳食纤维的含量超过标准日粮中的水平,可能会刺激建立有益的肠道微生物群(例如微生物多样性和产生短链脂肪酸菌),以防发炎并提高应激能力。虽然抗生素治疗是对抗潜在特定细菌的有效工具,这些细菌会造成咬尾风险,但同时也会破坏肠道微生物平衡,从而增加咬尾风险。

综上所述,虽然咬尾是多因素的,但我们建议,通过日粮调节的微生物群-肠-脑轴的不平衡应被视为咬尾的发展途径,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我们建议采用全方位方法,包括考虑肠道健康、饱腹感、有益的肠道微生物群和充足的饲料供应,避免社会压力,以减轻咬尾。

【版权说明】来源:PIG333。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由京津冀区整理发布,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