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猪高烧,且持续不退(从发病到死亡,持续性高烧),体温40.5~42℃,体表皮肤发红,严重者酱红色,耳稍发紫,个别甚至皮肤坏死脱落。

病猪精神姜顿,食欲下降或废绝,畏寒,打堆,昏睡不醒。咳嗽,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发病后期,病猪进行性消瘦,皮肤逐渐苍白,发青,变紫。关节肿大,共济失调,眼睑皮下水肿,部分病猪出现四肢无力,起立困难,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皱行。被毛粗乱(典型的毛毛猪,如刺猬),耳杂发绀,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结淋巴结严重肿大,生长不良。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也会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如遇天气骤变,死亡将增多。

2、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可见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等多发性炎症,胸水、腹水增多,肺脏肿大,出血、淤血,肺脏与胸腔粘连,心外膜与胸腔粘连,心包有纤维素性渗出。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1)个别治疗:发病初期,对发病猪只注射过头孢噻呋钠、磺胺六甲、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药物,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全群治疗:全场猪只采用恩诺沙星

100g+饲料加药,连用7天,发现部分好转,后改用磺胺六甲、阿莫西林等多种药物,但仍未能得以全面控制。

3)注意事项:

①早发现、早治疗。临床试验表明,一旦副猪嗜血杆菌病进入中后期,抗生素治疗几乎无效,所以要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有临床症状出现,立即采取药物进行治疗。隔离病猪,对场地、栏圈、用具进行严格消毒,每天1次。

②个体发病,整窝预防。一旦有猪群表现出副猪的典型症状,不能仅针对有症状的猪进行治疗,而应该整窝给药预防。

③治副猪不能忽视免疫抑制性疾病。确诊副猪嗜血杆菌病后还应该根据其他临床症状和解剖病理变化确诊原发病,原发病和继发病同时治疗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