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封

对单元外侧水帘端和不启用的纵向风机用塑料薄膜(聚酯纤维)整体对水帘和风进行包裹密封保证无漏风现象。

根据季节需要,门、窗、穿墙孔用发泡胶进行封堵,保证一次性封堵到位,确保猪只有足够的舒适环境。

2、保暖

技术老师带领猪场人员对单元水帘、不启用的风机、门缝用保温棉(厚塑料、棉帘)进行粘贴密封,保证无漏风现象,圈舍内悬挂保温灯并铺设保温垫。

3、饲料规划

接猪前,技术老师联合猪场老板做好饲料规划,提前申报饲料,并必须保证饲料先于仔猪到达场,使用料线的猪场提前对猪场料线进行检修试运行。

4、饲喂工具

料车(至少1辆)、料瓢(至少1个)、圆料槽(每圈至少2个)或长料槽(每圈至少1个)放置在单元内或圈内刷洗干净待用(40-70头猪)。

5、设备检查

①栋舍内风机、暖风炉接猪前进行调试保证正常使用;有通风管猪舍注意检查布风管有无弯曲影响通风效果。

②温度探头用水银温度计进行校正,保证探头准确性,同时保证探头高度为80~100cm。

③饮水碗必须保证能够满足圈内猪群饮水使用(碗式饮水碗20头/个,乳头式、鸭嘴式10头/个)鸭嘴/乳头式高度10~12cm,碗式5~10cm。

④不锈钢料槽需检查有无刷洗干净有无霉料,饮水加药器是否正常有无堵塞。

⑤报警灯、报警器能够正常运行(每日一测);必须调整一个应急风机,避免生产事故。

⑥以上检查由技术老师、猪场老板或场区电工共同进行。

6、预升温

接猪前技术老师对单元用暖灯、暖风炉对单元进行预升温。

保证单元空间温度能够达到26℃并持续2h。

2.进猪后的饲养关键技术

1、分群管理

进苗后,将猪集中在最中间栏内,技术老师带领场内饲养员根据体重、公母、强弱进行分群。

接猪当天24h内,同槽的两栏猪头数差异不得超过2头,同栏内体重差异不得超1Kg,同槽猪必须放置同类型猪,(病弱猪可不分公母)。

预留4~6个空圈作为病猪栏用于病弱猪护理(根据接猪头数和猪群健康状况适当预留空圈数量)。

2、饲喂管理

提前对料车和下料管进行刻度标记(以饲料从料管进入进行标记),保证能够清晰体现出单次饲喂量。

注意:

料管位置要固定牢固,且能够保证下料能够覆盖整个料槽。

接猪当天猪群模拟自由采食,保证仔猪不断料,记录当天猪群头均采食量。

少量多次人工添加,前4天不进行打料。

3、饮水加药管理

猪群到猪场前半小时由片区技术经理指导用药,把防应激保健品(多维、阿莫西林)提前准备好。

4、无价值猪处理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猪进行处死。在24h内反馈至苗源场。

5、三点定位

猪群调整完毕后由本栋舍饲养员对猪群进行三点定位调教。

首先把圈内提前在料槽处、躺卧处、保温垫撒少量饲料,猪来之前把饮水器打开,向角落排粪的地方(一般也是饮水处)洒水使之潮湿;将猪群赶到排粪处,不许它们进入料槽处和睡觉处,维持15分钟,多驱赶几次,对个别不按固定地方排便的猪,应加强调教、及时驱赶,保持猪圈的清洁。场长每日巡查并现场帮扶。

关键点:保温灯、保温垫、卫生条件、补料槽位置。

6、病弱猪管理

驻场技术老师每日巡栏,发现病弱猪及时标记挑至病弱栏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于病猪要及时进行用药治疗,禁止只挑出护理不针对性治疗,保证药品的用量和疗程;每日对单元猪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栋舍饲养员对病弱猪、掉队猪需要进行湿拌料护理,技术老师进行巡查监督。

7、猪群调整

接猪7~10天后根据猪群体重、病弱、异常进行一次全群调整,若单元猪群均匀度较高、病弱猪已及时挑出可以不进行全群调整(若需调整须提前全群采样)。

8、单元卫生

饲养员每天打扫过道粪便灰尘,清理饮水碗内霉料和粪便,清理实心地板处霉料和粪便,必须保证补料槽干净、无粪便霉料。

9、异常管理

每天上报单元死亡头数、异常猪头数或比例(腹泻、发烧、咳喘、神经)。

10、巡夜管理

每周至少2次巡夜,时间为凌晨0~5点,由驻场技术老师进行巡查,并要求对单元异常情况及时作出调整。

天气异常情况,必须进场查看。

若新场或设备更新,前30天必须安排巡夜。

【版权说明】来源:搜猪网。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由京津冀区整理发布,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