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每当养猪从业者聚在一起时,讨论的一大主题都是关于现代母猪的管理有多困难,母猪死亡率又是多么的高。对于部分地区的猪场来说,开放的养殖环境(被认为有更好的动物福利水平),抗生素和氧化锌的使用限制,猪场劳动力的短缺也给母猪管理带来更多的压力。

在欧盟,有人提议应该立法迫使种猪公司通过选育减少母猪的活产数(建议活产数为12-14)。如果这一提议被立法机构采纳,将对生产成本产生重大影响。阻止这种法案的唯一可能的方法是,从业者自己先把事情做好。毕竟,在母猪和仔猪死亡率过高的情况下,生产者没有为此辩护的理由。

死亡1头母猪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1000美元(其中包括尸体处理、母猪替换及生产损失)。将死亡率从12%降低到6%,每1000头母猪可节省60,000美元以上,平均到每头后备母猪上为120美元,这甚至比大多数生产商的种猪溢价还要高。生产者总是希望就后备母猪的基因溢价进行讨价还价,但似乎更应该关注后备母猪的死亡率。而母猪的稳健不仅与遗传基因有关系,管理方式也有助于母猪的稳健性。

早熟的后备母猪:有实验发现,在体重达标的情况下,后备母猪进行第一次分娩的年龄越早,其终生收益越高。此外,为了加快遗传进展,也需要缩短世代间隔,后备母猪首次分娩的年龄越小,遗传进展也就越快。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前自由采食,是降低首次分娩年龄的最佳方法。在商品代猪场中,相对限饲来说,后备母猪自由采食也就意味着管理更简单。

选种人员具有最终决策权:当然,核心场的所有猪都需要经过测定,然后得到一个指数。然而,最终是否留种应当由现场的选种人员决定。这是由一些物理性因素决定的,其中最关键的是肢蹄的健康问题。如果一头后备母猪的指数最高,但肢蹄或身体结构有问题,以至于只能分娩一胎,那么选留这种母猪也是没有意义的。

不进行产仔监督:对于核心场来说,要求母猪在无人助产的情况下产仔,而且也不进行分批哺乳等操作,虽然这些操作可以提高仔猪存活率。当然,这种管理确实意味着额外的成本(死胎和新生仔猪早期死亡)。但这种简单分娩的管理理念对母猪的健壮性、易管理性和平静性有很大贡献。

不寄养:在核心场执行的另一个决策是不进行寄养操作(除非母猪生病或死亡)。即便一头经产或后备母猪产下24头小猪,它们依然会被保留在窝内。这种管理理念有助于评估母猪的带仔能力,当然这也会增加成本。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选育出来的父母代种猪到了商品代母猪场,可以大大减少对寄养的需求,寄养是一项耗时的需要技巧的工作。这同时也意味着不需要准备10%到20%的备用产床。这从来没有任何经济意义。

(经产/后备)母猪在哺乳期进行自由采食:对母系和父系种猪的采食量进行选择,可以提高父母代种猪在哺乳期内的采食量。手动操作或使用定量容器进行定量饲喂非常耗时并且需要一定的技巧。高采食量意味着高产奶量。这也意味着更高的断奶重。随着抗生素和锌在仔猪饲料中的取消,这一点变得非常重要。

减少哺乳期背膘损失:减少哺乳期母猪的背膘损失,可以帮助母猪在断奶后更快地进入情期。这意味着用在刺激断奶母猪发情上面的时间更少。稳定的体况意味着进行体况评分和调料的时间更少。如果是妊娠母猪群养的情况,稳定的体况也使得使饲喂更简单。

从曾祖代种猪选种开始到F1父母代至少需要2年时间,这意味着今天在核心猪场所做的改变会在2到5年内影响到商业代猪群,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对于那些母猪难以管理并且比较脆弱的种猪公司来说,需要很多年的努力才能对商品代猪场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版权说明】来源:猪相关。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由京津冀区整理发布,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