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历了猪价下跌、资金链断裂等打击,多数中小规模养殖户开始与大企业、平台合作,也有部分养殖户仍在观望,大家经营的思路跟之前不一样了。在新一轮猪周期中,养猪人的生存逻辑变了。
未来一头猪至少赚200元
生猪价格确实涨了。大宗商品分析机构卓创资讯数据显示,生猪价格自今年5月开始上涨,6月中下旬虽有回落,但随后再度上涨。6月11日,生猪(全国瘦肉型)交易均价达到18.98元/公斤,为今年以来的最高点。
资本市场对未来行情很期待。6月底,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2409合约涨至16.615元/公斤,已持续震荡上行了近1年时间。截至7月5日收盘,生猪期货2407合约又上涨了0.34%。
新一轮猪周期来了。
“种种迹象表明,养猪业最艰难的时期过去了。” 邓文武说,“经历了猪价下跌、资金链断裂等打击,多数中小规模养殖户开始与大企业、平台合作,也有部分养殖户仍在观望,大家经营的思路跟之前不一样了。”
当前,在养猪业,价格、期货、资本均传来利好消息。但是,在新一轮猪周期中,养猪人的生存逻辑变了。
根据邓文武的判断,当前,养猪业正处于新一轮猪周期中的上行周期启动期,此时扩产是盈利的最佳时机,成本控制好的情况下,他能在每头猪身上至少赚200元。
“除了价格外,我还会关注全行业产能调减的动态。”邓文武直言,生猪供给量增多,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这个逻辑始终不会变。
“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告诉记者,“自2002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了6轮完整的猪周期,如今养猪业已经来到第7个猪周期。这轮猪周期刚刚开始,从短期来看,生猪价格波动加剧,例如受压栏、二次育肥以及市场情绪影响,猪价短期快速拉涨。从中长期来看,生猪供应较稳定,生猪价格波动幅度明显较前几个周期下降,经营者仍要理性看待行情。”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今年5月以来,全国生猪产能基本调减到位。截至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96万头,同比下降6.2%,较2022年12月末的阶段性高点减少394万头,自去年10月以来全国新生仔猪数量高位回落,市场供应过剩压力缓解。这也是推动生猪价格上涨的积极因素。
淡季扭亏,不赌猪周期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预计今年第二季度,生猪养殖板块或实现淡季扭亏,其中低成本、优售价的龙头猪企或实现明显超额头均盈利。
需要注意的是,养猪业的盈利水平已达到相对高点。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告诉记者,7月4日,全国生猪养殖盈利为582.7元/头,养殖端自3月中旬开始扭亏为盈。从数据来看,刨除2019—2021年非瘟时期的特殊高位行情,当前自繁自养一头生猪的盈利处于近10年来的相对高位。从盈利情况而言,生猪行情已处在新一轮上涨阶段。
然而,面对这轮猪周期,猪企仍较为谨慎。
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看待行业周期,要用崭新思维来看,不能一直坚持旧有认知,每一轮周期都有自身特性。作为经营主体,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周期上行来弥补自身经营能力问题导致的亏损。公司将持续通过管理和创新获得成本领先优势,未来的盈利水平需要建立在成本领先所能获得的行业超额利润上,而不是将希望放在未来猪价的涨跌上。
温氏股份则表示,待市场集中度提升至一定水平、大型企业维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后,产能去化的速度可能会变慢,猪周期存在被熨平的可能性。
广弘控股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今年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下调,叠加饲料成本下降,行业较多认为下半年猪价较为乐观。但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结构等因素发生变化,价格波动特征不同于以往,公司不过度预测猪价行情,但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并依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生猪出栏结构。
来源 | 中国商报、上海证券报、企业公告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