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生猪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4月16日的发布会上指出,部分农产品价格已经出现了调整的拐点,其中包括生猪价格。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然而,猪价是否真的到达了转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消息面上,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同比减少314万头,下降7.3%;环比减少150万头,下降3.6%,去化数据超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能繁母猪存栏下破4000万头,为2020年底以来首次。

多家上市猪企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生猪销售均价连续三个月实现上涨。具体来看,3月份,牧原股份商品猪价格相比1—2月份有所上升,商品猪销售均价14.24元/公斤,比1—2月份上升 2.89%;温氏股份毛猪价由1月份的13.76元/公斤升至14.73元/公斤;大北农今年1月至3月的生猪销售均价从13.66元/公斤逐步上涨至14.41元/公斤;东瑞股份在同一时期的销售均价也从15.36元/公斤增长至16.04元/公斤;金新农的生猪销售均价在这三个月内则从13.46元/公斤提升至14.77元/公斤。

这一系列的涨价数据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生猪市场的回暖趋势,也反映出上市猪企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市场低迷后,正迎来销售价格的温和复苏。

说到原因,一季度猪价上涨主要是受二次育肥入场及养殖端缩量刺激,而并非需求端的支撑。随着气温升高,下游猪肉消费意愿不强,需求端难有明显提振,甚至可能拖累猪价涨幅。同时,生猪价格能否全面上涨,还受去产能情况、非洲猪瘟疫情扰动以及市场供应量等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当前虽然能繁母猪存栏在下降,但整体供过于求的局面尚未改变,市场短时供应量仍处于相对过剩阶段,其实这对于猪价的进一步上涨构成了一定的制约。

近期仔猪价格也呈现强势上涨的态势。多地仔猪价格已经攀升至每头超过600元,这一趋势促使了各大上市猪企增加仔猪的销售量。仔猪价格的持续攀升,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对未来行情的乐观预期,以及部分亏损已久的养殖户希望借此机会扭转局面的心态。

从市场数据来分析,今年一季度的仔猪供应量总体上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这为仔猪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具体来说,由于2023年生猪价格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为了减少亏损,部分养殖场主动采取了去产能的措施。同时,2023年四季度在某些地区猪病的散发,也迫使养殖端加速了产能的去化进程。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从2023年8月到11月,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呈现出一个明显下跌趋势。根据生猪生产周期进行推算(即母猪怀孕4个月加上仔猪断奶1个月),这意味着在今年1月至3月期间,7公斤重的仔猪供应量会相应减少,从而为仔猪价格的上涨提供了坚实基础。

业内对下半年猪价行情持乐观态度。他们普遍认为猪价有望在下半年继续好转,甚至进入季节性上涨通道,但对于是否真正到达猪价转折点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考虑到供给压力仍较明显,市场上半年猪价或将先扬后抑。另一方面,尽管下半年供给压力有望减弱,但市场需求的恢复速度仍存在变数,猪价的上涨空间可能受到养殖成本的限制。

所以,猪价是否真正到达拐点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这些因素包括市场供需关系、产能去化情况、非洲猪瘟疫情对价格的影响以及下游市场的接受力度等。

在面对猪价波动时,养殖户以及养殖企业应保持理性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多个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采取措施来稳定市场价格和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猪价是否真正到达拐点,都应关注行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来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将为生猪养殖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为可持续的发展前景。

【版权说明】来源:大河立方、中国畜牧业、九滇农牧。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