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济日报评论:没必要熨平猪周期

        过去有观点认为要熨平猪周期,现在看来这既不现实也没必要。猪周期与生猪生产、动物疫情的周期性有关,也受经济环境、产业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在现阶段,猪周期是市场规律的客观表现,不能避免。但可用好用足手段,尽力压扁猪周期,避免大起大落。启动猪肉收储只是稳定猪价的手段之一。毕竟,从以往年度收储来看,收储总量占猪肉消费量的比例很小。从长远看,生猪保供稳价还要从生产端入手,建设现代生猪产业。与粮食产能要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类似,要将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来源:财联社)

        ②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从“头”开始“沉”下来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金融对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不可小视。巴彦淖尔的经验可以归结为——从“头”开始,“沉”得下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需要从“头”开始,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以及广大农牧民等在内的参与者,观念跟得上发展形势。政府作为“领航员”,要想方设法激活金融机构内生动力,撬动资本力量,同时把握好金融活水流向,引导金融活水流到最需要的地方。金融机构作为“蓄水池”,要因地制宜创新服务内容,丰富金融产品,在加大“进水量”的同时,让“出水口”数量更多一些、位置更低一些,让市场主体有更多选择。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要“沉”得下来。要倾听来自农牧民的声音,充分了解乡村振兴各方面的诉求,既符合市场规律又能切实提供助力,让金融活水滋润乡村沃土。(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余健)

      ③农业农村部与中国气象局加强联合进一步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关键一环。”近日,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出通知,明确将进一步建立更加系统、规范的预警业务服务体系。两部门信息共享将更加及时、顺畅,在灾害等级和范围到达阈值时面向公众联合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服务也将向常态化、精细化发展。此次两部门深度合作,旨在利用3年时间,初步形成国省一体化的农业气象灾害检测、预报业务产品体系,明确农业气象风险灾害预警启动、发布、升降级和解除相关指标,建立规范的业务及信息发布服务流程。当灾害等级和范围达到一定程度时,两部门将启动会商机制,联合发布分灾种、精细到落区和影响时段、更具指导意义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作者:刘强)

        ④杀年猪过大年,男子因此住进了ICU!这是怎么回事?

        每到过年,乡下都有杀年猪迎新年的习俗,然而湖南邵东53岁的老黄却因为杀年猪患上了猪链球菌脑膜脑炎,危及生命,在ICU经过治疗才脱离危险。据悉,老黄宰杀年猪之前左手有伤口,细菌就是由此进入人体造成感染的。主治医生杨剑文主任介绍,猪链球菌属于细菌,主要寄生于猪的扁桃体、鼻腔等上呼吸道处,也可存在于马、狗、猫、鸟等动物体内,导致寄生的动物发病或健康携带。人类普遍对猪链球菌易感,在接触病猪、死猪时,细菌可通过人体破损的皮肤伤口进入体内,进食未煮熟、未煮透的病死猪肉也可引起感染,但煮熟、煮透的猪肉没有传染性。人感染猪链球菌会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等,其特点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文/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李庆华)

        ⑤全国869个集中监管仓对进口冷链畜禽肉实现信息化管理

        日前,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冷链食品信息化追溯的部署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加快推进集中监管仓建设,持续推进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建设。截至2022年2月8日,全国28个省份已建成869个集中监管仓。

        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2021年1月13日实现与32个省级平台对接,构建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和企业级平台共同组成的三 级架构,旨在形成畜禽肉、水产品等重点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信息化追溯。

        此外,还将推动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信息化管理,建立集中监管仓主体信息和出入仓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信息电子档案,动态更新数据,开展网络巡查,及时风险预警,形成责任闭环。

        目前,国家平台已纳入《“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依托集中监管仓,升级打造国家平台2.0版,加快构建食品安全“市场口岸”。(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章来源:网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