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价在9月底触及2429元/吨后止跌企稳,随后展开持续性反弹,现货市场于国庆节后开始跟涨。本周,玉米2201合约收复2600元/吨关口并继续上行。11月4日,华北地区企业收购价仍居高位,突破2900元/吨的企业逐渐增多,阶段性供给偏紧格局持续。市场人士预计,短期玉米价格强势格局仍将持续。
10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受政策影响出现较大回落,国内农产品一度受利空氛围拖累出现回调,但农产品板块表现较为抗跌,玉米及淀粉在10月份出现较大幅度反弹。有市场人士表示,中期来看,国内玉米可能延续筑底反弹,但近月合约受制于农民集中卖货,上方高度也十分有限,而淀粉由于限电缓解,开机有望继续回升,表现或将显著弱于玉米。
“一方面,养殖利润反弹带动玉米需求回暖,终端有望开启补库。10月份猪价反弹带动国内养殖预期有所回暖,在此基础上,终端饲料企业有望在11月份新作上市之际开启补库备货。深加工当前需求整体较为稳定,当前加工利润较为可观,四季度在华北地区限电缓解后,开机有望进一步回升,因此,国内玉米目前虽然处在供给旺季,但终端需求亦不悲观,收获季节性压力可能不大,在供需双强的背景下,玉米现货下方有支撑。另一方面,国内产量东北地区增产,华北地区持平略降,新年度整体产量同比增加1500万—2000万吨,但产量的增幅尚不足以弥补国内4500万吨左右的产需缺口,远期供需缺口仍未解决。”金信期货玉米分析师宋从志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据国海良时期货玉米分析师许晓燕分析,本轮国内玉米价格反弹强度略超市场预期,主要是短期多因素共振的结果:
第一,北方新粮上市节奏偏慢。华北地区不断的小幅阴雨天气影响下,企业到车数迟迟不见明显增加,东北地区受疫情防控等影响收割进度偏慢,同时物流成本大幅提高也对东北产区新粮外运造成影响,目前北方港口集港量同比下降。从目前机构统计的新粮售粮进度情况看,东北地区慢于往年同期水平。
第二,国内玉米价格与其他国内外替代品价格间的价差严重失衡是此前一直压制国内玉米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此压制因素目前已有很大改善。国内替代品,目前主要是国产小麦,新季小麦上市以来,价格持续上涨,一度回到较玉米价格贵50元/吨左右的水平,近期华北地区阴雨天气引发新播小麦减产预期,短期也增强小麦价格看涨预期。美玉米受燃料乙醇生产利好和美麦带动也有一定幅度的反弹,目前内外价差大幅收缩,进口利润降至100元/吨上下。虽然比价关系还未恢复至能帮助国产玉米收复需求端失地的程度,但至少帮助国内玉米反弹阻力变小。
第三,消费端存在着补库需求。受前期亏损影响,深加工企业尤其是淀粉企业对原料采购意愿一直不强,以消耗既有库存为主,导致原料库存持续快速下降,截至10月底,已降至近年来新低水平。而近期玉米淀粉价格涨幅更大,使得加工利润大幅改善,淀粉企业开机意愿增强,酒精企业则受陈化稻谷消化殆尽影响,转回玉米原料需求,使得深加工企业整体对玉米原料的采购需求及心态发生明显的积极性变化。
“淀粉四季度供需转为宽松,价格或将承压。10月份淀粉受华北地区限电等影响,开机负荷受限导致供给不足,叠加下游恐慌性补库,淀粉期现货价格大幅走高。不过,年底淀粉价格或将显著弱于玉米,主要在于东北地区烘干玉米集中上市,将带动淀粉相对生产成本环比下降。同时,华北地区限电或有缓解,淀粉全行业开机负荷有望回升,煤炭价格下跌,带动淀粉固定生产成本下降。”宋从志补充说。
宋从志认为,综合来看,目前玉米供应端缺乏利多题材,国内整体谷物供应充足,但短期内外盘玉米需求端都有显著改善。淀粉由于供给和需求的双重因素,叠加固定加工成本跟随电价回落,预期表现会弱于玉米。操作上,近月玉米谨慎逢回调买入为主,重点关注买玉米抛淀粉的套利机会。
格林大华期货玉米分析师张晓君表示,在宏观逻辑、产业逻辑叠加的背景下,玉米价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将维持高位振荡。供求逻辑方面,供给从玉米扩展到谷物供给,消费围绕替代谷物价差为核心因素,替代谷物价差限制了玉米的下跌和上涨空间。中期来看,玉米价格将根据阶段购销形势维持区间振荡运行,阶段性底部已现,价格重心相比前期高点将有所下移。短期来看,在新粮上量高峰之前,玉米将保持强势运行。
在许晓燕看来,短期国内玉米现货市场阶段性偏紧的局面将延续,价格仍处在反弹趋势之中。但中期来看,仍需要正视新粮集中上市压力的季节性规律。短期上市偏慢只是将供应压力后移,而需求端短期改善不代表能恢复到旺盛状态。随着远期合约价格涨至2700元/吨一线,她认为追高风险在不断累积,不建议高位追涨。
本文来源:现代畜牧舆情周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