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223-27日,卓创资讯一行17人走访了广东有代表性的规模养殖场、屠宰厂、中型养殖场、饲料厂、调运商,共计走访12个企业、个人及地区。那么广东省目前的状态是怎样的呢?供应与需求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来看一下此次调研的结论。

1. 存栏下滑严重,复产暂无明显成效


1

201812月份广东省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20194-6月份进入疫情高发期,8月份疫情形势趋稳。广东省去产能情况严重,卓创监测当地生猪存栏下滑超80%,局部严重地区在90%-95%,养殖密度明显降低。中小散户损失严重,占产能损失的60%,大场亦有不同程度中标。目前当地非瘟及常规疫情仍时有发生,但整体平稳。


2

201910月份广东市场开始有复产苗头,但实际复产情况不佳。复产养殖户中70%以上为“商转母”,但当地“商转母”的实际转化情况较差,转化率不足50%,另外三元留种母猪配种率及产仔率均较低。因当地产能损失严重,二元后备母猪紧缺,复产中补栏二元后备母猪的比例不足20%,而这一群体主要为规模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规模场扩产的步伐。选择二次育肥的多为中小散户,但20198月份以后广东仔猪价格高企,散养户资金实力不足,加之恐慌疫情风险,二次育肥户量较少。截至目前,广东市场可以说是几无复产出栏。

2. 终端消费降幅明显


3

从上图可以看出,存栏越多的省份生猪损失越重,阳江、茂名与湛江地区生猪养殖密度较大,疫情来临时多数业者防控意识不强,感染疫情较多,清出养殖户数量较多。而深圳本身就无生猪养殖,亦无损失。佛山及中山地区前期受环保影响,已有较多养殖户弃养或搬迁,养殖量相对较少,存栏损失略低,多在7成水平。而消费量主要受供应及价格影响,热鲜猪肉供应紧缺、价格高企是抑制消费的主要原因。调研发现消费能力较强的市消费消化比例约在50%-55%之间,消费能力偏差的地区消费下滑比例相对较大,多数超60%


4

广东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主销区,生猪常年依赖外调,外调猪源占当地消费的30%-40%。当地居民偏好热鲜消费,对冷鲜、冷冻肉认可度极低。2019年猪肉价格大涨,广东市场消费情况亦有明显下滑。从走访的情况来看,当地屠宰企业均是以代宰为主,屠宰量下滑均超50%,个别企业宰量下滑60%-70%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