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的波动不仅反映了供求关系,还牵涉到政策、产能、成本、疫病、效率、消费、情绪及贸易等多重因素。进入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生猪价格持续攀升,外三元生猪价格突破19元/公斤,同比上涨18.9%,全行业进入盈利状态。这一波上涨周期打破了以往4年的惯例,仅用了2年时间。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猪周期正在被打破,新的形态正在形成?我国养猪业格局又将如何演变?
  东北养猪业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观察视角。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前,东北养猪业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生猪出栏量从2004年的5550万头增长到2017年的6409万头。然而,非洲猪瘟的爆发给东北乃至全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冲击。2018年,东北三省生猪出栏量锐减至6030万头,2020年更是降至5878万头。这是否意味着东北养猪业的优势已经丧失?
  事实上,东北养猪业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2021年,东北三省生猪出栏量迅速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这种韧性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疫情影响减少、踩踏出栏减少、北方猪价提升、集团企业撤出以及存优效应凸显。东北养猪业的这些变化,为我国生猪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尽管东北养猪业在应对非洲猪瘟方面表现出色,但其整体养猪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未来东北养猪业将形成多种发展模式:集团企业代表的产业化稳健运营模式、中等规模企业代表的专业化高效运营、放养公司以及行业运作高手等。这些模式将共同推动东北养猪业的发展。
  2023年,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8%,规模化猪场已成为稳产保供的主力军。然而,猪肉消费已经触及天花板,预计到2030年左右,猪肉消费占比将降至50%。中国畜牧业协会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希荣指出,我国生猪产业正在经历六大显著变化:规模化速度加快、生物安全措施提高、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迅速、产业格局演变、猪周期规律打破以及养猪人心态变化。
  为了应对新的挑战,行业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仇华吉认为,非洲猪瘟防控需要从健康养殖的角度出发,创造不利于病毒发生的环境。山东华辰制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匡宝晓强调,兽药的合理使用对于成本控制至关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铁鹰则指出,液态饲喂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猪群生产性能,降低综合养殖成本。
  微利时代,养猪业必须通过降本增效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地源性原料和高水分原料的液态饲喂技术成为关键。这一技术不仅能提高饲料利用率,还能改善猪肉品质,降低综合养殖成本。谁能率先完成这一转型,谁就能在新的产业格局中占据优势。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