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猪肉市场再次迎来上涨趋势。消费者在追求猪肉品质的同时,也对风味和营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日,在成都举行的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上,四川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猪产肉性状的遗传和营养调控基础”项目荣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从遗传和营养两个方面揭示了影响猪肉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那么,这群科学家是如何解开猪肉美味的“密码”的呢?
  在育种领域,科学家们长期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在提高猪肉产量的同时,保证其品质。传统的育种工作中,往往难以兼顾这两个方面,导致肉质好的品种在产量上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逐渐被淘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生猪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本土猪种资源。这些猪种耐粗饲、适应性强,但生长速度慢,限制了它们的推广。四川拥有多个地方猪品种,如成华猪、雅南猪等,这些品种以肉质鲜美著称,肌内脂肪含量高达3.5%,远高于普通白猪的1%。
  为了选育出产肉品质高且有市场价值的品种,四川农业大学团队从二十多年前开始进行相关研究。他们筛选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猪种,绘制了基因图谱,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影响不同猪种产肉性能的关键基因组变异。团队成员龙科任博士介绍,例如Ptrf基因,该基因显著影响脂肪沉积,通过影响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进而影响整个脂肪沉积过程。当这个基因缺失时,猪的脂肪含量会明显减少。
  明确了基因如何影响产肉性状后,科学家们找到了培育新品种的“钥匙”。育种专家可以将本土猪种和外国猪种的优势结合起来,培育出生长速度快、产肉质量高的新品种。这一成果还为分子育种技术提供了“育种靶点”,加速了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传统的育种方式依赖于表型选择,而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在猪还很小的时候通过基因型检测预测其未来的产肉潜力,大大缩短了选择时间。
  除了基因,营养调控也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研究团队明确了营养对64个候选基因的调控作用,揭示了营养要素与基因互作调控产量和品质的机制。他们发现,‘母子一体化营养’对提高产量和品质起到了关键作用。怀孕母猪的营养摄入对仔猪的肌纤维数量和发育至关重要,而仔猪的肌纤维数量决定了其未来的产肉量。团队构建了母体营养对仔猪一生产肉性能的影响模型。
  目前,这一研究成果挂载于Ensembl基因组数据库,成为全球使用频次最高的猪基因组资源之一。据统计,该成果在猪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和推广及高端猪肉专用饲料开发中应用广泛,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约80亿元。评审专家认为,这项研究为我国畜牧学基础研究、种业创新和营养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方法,有力推动了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