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繁母猪

2024年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3996万头,比4月末增长10万头,2023年1月以来首次环比转增,引起市场关注。

2024年5月末牧原能繁母猪存栏330万头左右,比4月末增长十万头左右。也就是说全国5月除了牧原之外,能繁母猪让然基本保持稳定。

从地域上看,5月全国能繁母猪基本呈现北增南减的趋势。

1,北方

2023年四季度受疫情影响,华北华中一带生猪产能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散户受损普遍在50%以上,严重区域超过90%,规模养殖场普遍受损在20%以上,严重区域超过50%。春节后,随着疫情清场的养殖场逐渐转阴,北方养殖场开始陆续补充后备母猪。这些后备母猪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在四五月份开始逐渐配种。

2,南方

南方去年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小,产能去化幅度不如北方,春节前后生猪存栏基本达到历史高位。但由于猪价持续低迷,受资金影响,南方养殖场户产能逐渐去化,进入5月份后,受局部地区疫情影响,南方产能去化开始加速。

3,牧原

春节前后,牧原为了持续优化种群质量,提高生产水平,要求将高胎龄母猪和空怀20天以上的母猪等低效母猪全部淘汰。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维持生产的连续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低效母猪全部淘汰,因此这些母猪不再计入能繁母猪,但计入待淘母猪。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待淘母猪正在逐步淘汰,新补充的母猪也逐步到位,因此能繁母猪数量持续增长。

目前牧原已建成产能可以容纳能繁母猪380万头左右,为了尽可能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成本,牧原将在年内将能繁母猪至少提升至350-360万头。

随着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已有产能可以容纳的能繁母猪还可能继续增加,且牧原目前仍有小部分在建产能,因此未来可容纳能繁母猪仍将持续增长,为了维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能繁母猪在达到阶段性目标350-360万头后,仍有较大概率继续增加。

二,屠宰

全国的生猪屠宰量在上周出现了快速的大幅度的下降。

上图为河南省屠宰量与猪价对比图。上周日屠宰量从6万头左右迅速下降至周五的3.7万头左右,随后缓慢提升至5-5.5万头。三方机构监测的数据趋势与河南基本类似,但最大降幅没有河南这么大。

河南屠宰的生猪中,大概一半省内消费,一半销往省外。销往省外的目的地主要以长三角的江浙沪皖为主。仅从河南情况来看,上周屠宰量突然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温天气

华北华中一带进入六月后持续高温,河南连续多日最高气温接近40℃或高于40℃,对猪肉消费有一定抑制。

2,低价牛肉

本地现杀鲜牛肉不同部位平均在25元/斤,部分地区低至20元/斤左右。对猪肉消费造成一定冲击。

3,农民工返城

随着玉米种植基本结束,前期返乡夏收夏种的农民工逐渐返城。集中返城的路途中猪肉消费极少。

4,疫区低价白条冲击

近期南方多地出现较为严重的散发疫情,且今年南方疫区对调运管理较为严格,急淘猪无法调运出省只能本地屠宰,疫区短期数量较大的低价白条无法本地消化,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以各种渠道流入长三角市场,影响了当地正规渠道白条的销售。

5,冻肉出库

随着猪价上涨,冻品也来到了不计利息和储存成本的盈亏平衡线,部分亏损严重的屠宰企业和冻品贸易商出库积极性增加。而且随着鲜肉价格上涨,餐饮渠道使用冻肉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此外,在前期猪价快速上涨过程中,屠宰企业都累积了数量不小的圈存,在需求端短期异常萎缩、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屠宰企业优先消化圈存,进一步减少了外购活猪数量,进一步抑制价格。

文章来源:一凡帝诺维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