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截至3月27日全国猪料比价为4.72,当周环比上涨1.51%。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135.01元。当周猪价先涨后降。周内二次育肥热度依旧偏高,市场整体供应量依旧偏紧,前半周屠宰企业收购不畅,压价难度较大,猪价上涨;后半周因高价走货不畅,养殖单位多有降价走量操作,猪价高位回落。本周受清明假期提振,预计猪价或震荡走高,但随着节后消费转弱,猪价仍有回落可能。

自2月21日起,生猪期货价格经历一轮显著反弹,一个多月内涨幅接近1640元/吨。前期在需求疲软影响下,期货价格从2万元/吨急剧跌至1.4万元/吨,跌幅达30%。近期反弹至15920元/吨后戛然而止,随后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截至3月29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报15025元/吨,跌幅1.25%。

据业内人士透露,近期涨价主要由集团企业引领,散户跟涨并不明显,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散户涨幅在1至3毛之间,部分地区价格未见变动。尽管短期内预计还有清明备货带来的价格上涨,但随着仔猪价格持续上行及市场乐观情绪升温,生猪市场预计将呈现标猪震荡微涨、中大猪稳中偏弱的格局。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朱增勇指出,价格波动主要由供给和消费需求决定,近期反弹源于供给端变化,尤其是春节后出栏量激增导致的中大猪存栏下降和市场对后市预期的提升。但他强调,下半年市场回暖尚不足以构成周期反转,需求端恢复仍需时日。

调研结果显示,现货标猪价格上涨未能达到预期,供应过剩局面并未改变,能繁母猪去化进度不及预期,规模厂和集团企业今年出栏计划普遍增加,散养户数量和存栏量下降。此外,冻品库存处于高位,出库情况不佳,预计会对猪价上涨产生抑制作用。屠宰量年后也出现惯性回落,同比下降约20%。据此,有资深行业人士认为,当前猪价上涨可能已提前透支后期价格。

与此同时,下游消费端的表现并不足以支撑生猪价格持续上行。今年3月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指出,2023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均创2015年以来新高,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过60%,在生产效率提高的背景下,出栏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是导致猪周期低谷期延长的因素之一。加之当前消费增长乏力,供需匹配度的变化进一步拉长了猪周期。

尽管A股生猪板块近期出现上涨行情,市场对猪周期反转寄予厚望,但现实中,行业正深陷史上最严酷、最长、最惨烈的周期。近期多家生猪养殖企业深陷财务困境,甚至面临重整。生猪供给端也因此受到影响,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1月,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2021年以来最低,为4067万头,环比下滑1.81%,同比下滑6.87%。2023年全行业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为2014年来首次年度亏损。

截至3月26日,A股生猪板块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公司预告或披露的2023年业绩显示亏损,其中温氏股份亏损63.29亿元,牧原股份、傲农生物、天邦食品、大北农预亏均超15亿元。正邦科技、傲农生物、天邦食品等大型猪企先后陷入债务困境,申请预重组或破产重整,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以天邦食品为例,尽管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36%至72.6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5.66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256%。全年预计亏损26亿至29亿元。公司负债率飙升至87.03%,现金流极度紧张,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均大幅下降,显示出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天邦虽通过转让子公司史记生物股权及定增融资等方式自救,但仍未能摆脱困境,最终选择主动申请预重整。

在产能过剩、需求不振的大背景下,生猪养殖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头部企业纷纷巨亏,中小养殖户更是难以为继。未来一段时期内,行业洗牌还将继续,只有那些能够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胜出。

【版权声明】来源:金融界。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