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是猪场常见疾病,每年秋冬季节在我国呈大面积流行,给猪场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虽然问题年年都有发生,防控腹泻手段也五花八门,但养殖户们始终难以找准合适方案,导致悲剧不断重演……

11月29日,广东温氏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黄红亮做客农财直播间,带来《冬季产房仔猪腹泻防控策略》专题讲课,梳理猪场生产管理要点,帮助养殖户驱散迷雾,走出免疫防控误区。

仔猪腹泻损失惨重,警惕PEDV气溶胶传播

“非瘟、蓝耳、腹泻、消耗性疾病是当前压在养猪业的四座大山。”黄红亮表示,非瘟直接关系猪场存亡,蓝耳会引发猪群“流产风暴”,消耗性疾病关系猪只长速,而腹泻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导致新生仔猪死亡,严重影响猪场生产成绩。同时,黄红亮提醒广大养户,蓝耳与腹泻之间有很大联系,蓝耳防控不力,腹泻也将难以控制。

由于病毒性腹泻具有感染面广、持续时间长、仔猪死亡率高等特点,导致其防控难度较高,很少有猪场能够“独善其身”,经计算每年因PED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30亿元!

那当前国内病毒性腹泻主要流行哪些病原?黄红亮整理发现,主要是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毒株、猪δ-冠状病毒(PDCo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以及猪轮状病毒(PoRV)四类,其中PEDV和PoRV流行范围较广。


 


据黄红亮介绍,PEDV是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α-冠状病毒属,基因重组率高。7日龄内仔猪感染后,12小时开始呕吐发病,24小时就可排毒,并且排毒量非常高,PEDV在粪便中的含量可达106.85copies/g,在密闭的长时间未清理粪便的栏舍中含量可达3.96-7.57*1010 copies/mL,而初生仔猪仅需1000个活病毒粒子即可感染发病。

结合其气溶胶传播特性,黄红亮提醒道“仔猪即使没有直接接触含有病毒的粪便,有时‘吸一口气’就可能达到致病的病毒粒子含量,所以在猪群中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同时,在猪群中,无症状感染的群体数量也很大,“仅排毒,不发病”是大猪普遍的特点,无症状感染的大猪(包括母猪)可继续排毒达28天以上,引发产房“腹泻风暴”。

PoRV感染临床症状与PEDV高度相似,但PoRV由11节段的双链RNA组成,容易变异重组,没有囊膜,理化特性较为稳定。黄红亮建议,针对PoRV防控,养殖户们需要改变传统思路,疫苗只能做到针对性防控,并不能起到广谱效果,建议采取综合方案防控更加理想。

黄红亮总结,病毒性腹泻防控的整体原则,就是阻止产房仔猪腹泻,提高仔猪存活率及健康度。防控的关键则在于,采取各种方式降低母猪体内病毒载量、降低环境病毒载量、提高奶水质量与SIgA水平。猪场或许难以达到完美防控,至少要做到减缓发病或延迟发病日龄时间,降低仔猪死亡率。

生物安全不容忽视,母猪保健清热祛湿养肠

对于传染病防控而言,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非瘟常态化形势下,猪场对人、车、物的消毒已经基本融于日常,这也给腹泻防控提供了便利。但黄红亮指出,在猪只转运方面,尤其是引种、拉猪时,许多猪场没有进行隔离驯化,此类疏忽造成了蓝耳、腹泻等传染病的高发。

生物安全场内管理,给猪只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是基础,能够做到全进全出,并保持适当空栏(5天以上)最佳,在PED发病期间,栏舍人员、器具固定并勤消毒非常重要。场外管理则需要做好运输工具、进场物资消毒,猪只转运隔离。

中医六邪理论指出,湿乃万病之源,养猪也是如此。保持干燥是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同时当猪场发生腹泻问题时,要及时清除病原,做好定期消毒以及仔猪护理,控制好环境的温度、湿度。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液体消毒剂往往会导致产房湿度提升,黄红亮建议可将干粉、液体消毒剂联合使用。


养猪就是养肠子,而腹泻类疾病主要就是感染猪的肠道,所以做好母猪健康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到了围产期随着胎儿不断长大,新陈代谢加快产生大量热量,同时压迫母猪消化、排泄系统,造成母猪生理性便秘及水肿,发热及体温升高。

黄红亮指出,母猪体表散热能力不高,妊娠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水肿主要通过粪便与尿液排出,不及时排除就会导致肠道湿热,影响肠道健康。因此,肠道健康应从产前开始保健,建议采用清热燥湿中药+益生菌类添加剂方案。




警惕免疫三大误区,后备母猪驯化有技巧

除了生产管理方面注意外,免疫防控同样是腹泻防控的重要一环。黄红亮表示,免疫保护,主要是经肠道感染或口服免疫启动粘膜免疫及系统性免疫,通过肠-乳腺-sIgA 轴将抗体提供给仔猪,并诱导免疫记忆,后期疫苗加强免疫时诱发粘膜免疫,并强化系统性免疫。

在此基础上,对后备母猪的驯化,是防控病毒性腹泻的关键点之一。驯化方式主要有两种:发病仔猪肠道返饲、本场分离毒株病毒液返饲,基于对非洲猪瘟感染风险的考量,通常推荐猪场采用本场分离毒株病毒液返饲。

由于24h后仔猪肠道绒毛就会脱落,导致病毒载量降低,黄红亮建议采集发病约20h仔猪肠道或病毒培养液,返饲过程中做好隔离,驯化6-8周后再混群。当至少80%被驯化猪表现出相关症状时,可以判定为驯化效果较为理想。

“驯化的意义,在于全面启动黏膜免疫,通过肠-乳腺-sIgA 轴将抗体提供给仔猪,并诱导免疫记忆,利于后续灭活疫苗免疫时诱发粘膜免疫。”黄红亮提醒广大养殖户,防控腹泻做好后备母猪驯化至关重要。

同时,在黄红亮指导猪场生产的过程中,发现猪场免疫防控存在几大误区需纠正:
误区一、母猪不排毒则表示母猪安全,疫苗免疫对母猪无作用。
黄红亮提醒养殖户需要注意,母猪不排毒不代表其不带毒,当带毒母猪这个“炸弹”进入产房后,容易因为应激而激活病毒。而高水平的抗体和有效的细胞免疫,能够加速母猪体内病毒的排除与清除,降低母猪体内病毒载量,在产房内不排毒或少排毒。

误区二、哺乳母猪免疫病毒性腹泻疫苗无效。
黄红亮指出,母猪初乳主要含有IgG、IgA(达10g/L)、IgM,其中IgG含量最高,达80%以上,但转为常乳后,IgG含量显著减少,IgA含量显著上升,达65%以上(达5g/L)。IgA免疫球蛋白可以直接粘附在肠道上,当母猪生产后免疫疫苗,能够快速提高乳汁中IgA抗体,仔猪吮吸乳汁获得更高水平的IgA抗体,可以更有效地抵抗腹泻病毒的攻击。


误区三、常乳中IgA抗体不被仔猪吸收,不具有保护作用。
黄红亮表示,初生仔猪会优先选择吸收初乳中IgG和IgM,并将其转移至血液,而IgA仅少量被吸收,绝大部分IgA停留在小肠中,但当小肠通透性关闭后,常乳中的IgA抗体也可直接进入小肠而发挥作用。
为了确保仔猪的安全,黄红亮表示,猪场需要定期对母猪采样,进行抗体检测,评估免疫方案的有效性,建议采用血清和初乳作为样品,其中血清可以评估母猪总体的免疫水平,初乳可以评估母源抗体对新生仔猪的免疫保护。
但需要注意,母猪中的SIgA抗体衰减速度非常快,基本14天左右就接近阴性,仔猪血清中母源抗体持续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做好加强免疫非常重要。大华农旗下拳头产品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金装止泻威”及新型干粉消毒剂“施特爽”,就能满足猪场防控腹泻需要,为猪场健康生产保驾护航。




问答环节:
一、有的猪场发过腹泻后猪群状态变得比较稳定,但有些猪场产房还会反复出现腹泻问题,请问是什么原因?
黄红亮:发病猪场如果做好免疫工作,正常情况下是可以保持稳定的。有些猪场反复发病,首先要考虑是不是蓝耳防控出现问题,蓝耳对腹泻有直接影响。同时,疫苗免疫程序、生物安全措施都要重新审视,是否已将猪场病毒载量降低,母猪自身健康状况也是很大影响因素。
二、 现在的病毒性腹泻与过去相比,是否出现变化?
黄红亮:症状上基本没有变化,PEDV虽然也有变异,但还未变异到现有疫苗无法防控的程度,PoRV当下确实比较泛滥,给猪场生产造成较大困扰,尤其是当PoRV和PEDV两者之间协同时,导致病毒更为复杂,所以需要持续推进保健方案,守护母猪健康。
三、 为什么大型猪场在生物安全几乎做到极致的情况下,还会发生病毒性腹泻?猪场防控腹泻的关键点是什么?
黄红亮:生物安全很重要,但消毒剂的频繁使用有时也会损伤猪只的呼吸道粘膜,长期处在此类环境中,猪只健康状况势必受到影响,重点还是需要关注后备母猪的健康。
四、 仔猪发生腹泻后,需要清群吗?
黄红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发病初期通过生物安全阻断、紧急疫苗免疫,其实能够对猪群起到有效的保护,建议猪场尽可能在发病初期就将问题遏制。
五、 返饲后一般排毒多久?返饲病料有什么要求?
黄红亮:返饲后排毒时间可能会比较长,有时会持续一个月。在此情况下,返饲后没有腹泻症状时,就可以进行灭活疫苗免疫,提升抗体水平打牢免疫基础,缩短排毒时间。返饲病料一般选取24小时内发病仔猪的小肠段,尽可能选择单一PEDV感染的病料,这样安全性更高。
六、 为什么如今夏季也会大量爆发流行性腹泻?
黄红亮:夏天温度较高,不利于病毒存活,养殖户便会产生侥幸心理,减少了常规免疫防控,但其实病毒自身的存在与季节是没有关系的,夏天的冷热应激更容易造成母猪排毒,一旦问题发生,便会导致猪群发病。

本文转载至新牧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猪博士客服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