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管理

秋冬季生猪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本文介绍了秋冬季生猪疫病防控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临床巡查、疫苗接种、卫生消毒、生物安全管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饲养管理、药物预防和针对不同疫病的针对性防控。这些措施旨在降低养殖场的疫病风险,保障猪只健康和养殖环境的清洁。

冬季产房引起仔猪腹泻原因分析

本文分析了冬季产房仔猪腹泻的多种原因,包括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控制不善、卫生条件差)、母源性腹泻(如母猪健康状况、母乳问题)、细菌性腹泻(以大肠杆菌为主)、病毒性腹泻(如病毒性胃肠炎、猪瘟等)、以及球虫性腹泻。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加强卫生管理,以及注意母猪和仔猪的健康,可以有效降低腹泻的发生率。

规模化猪场驱虫的程序及方法

规模化猪场应实行计划性驱虫,每年春秋两季,针对仔猪、断奶猪、妊娠母猪等不同阶段使用不同药物。重点驱虫母猪,预防寄生虫感染。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如复方制剂、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等,掌握适宜的驱虫时间和方法,如排球口服液、磺胺类药物等。同时,注意观察驱虫效果,预防中毒症状,遵守无公害食品规定,并在驱虫后进行粪便处理和圈舍消毒,确保猪场环境清洁。

口蹄疫病毒的预防措施

猪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预防措施包括O型和A型疫苗接种、加强猪舍管理、改善养殖环境、提高饲料营养、严格执行防疫和消毒制度。在疫情发生时,需封锁疫区、扑杀病猪、消毒环境并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和被动免疫,以控制疫情扩散并减少损失。

母猪产后子宫炎的防治

母猪产后子宫炎是一种常见的影响母猪繁殖的疾病,主要由分娩过程中的阴道污染引起。防治措施包括分娩前清洗消毒,产后清宫消炎药物灌注,以及使用抗生素和中草药进行治疗。预防为主,强化饲养管理、卫生保健和严格交配消毒至关重要。治疗时采用综合疗法,兼顾全身和局部,合理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避免耐药性。

母猪低温防治

母猪低温症是一种因饲养环境和营养问题导致的体温骤降疾病,常发生于体质弱、农村散养的母猪,症状包括体温降低、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治疗着重于加强管理、补液强心、采用中药西药结合疗法。早期诊断和正确用药至关重要,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葡萄糖等营养液、肌肉注射安钠咖等药物,并配合中药调理和保暖措施。必要时还需抗感染治疗。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猪,可致高死亡率。病毒抵抗力强,可通过接触、空气传播及动物间接触传播。猪是主要宿主和贮存者,不同年龄猪的症状各异,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仔猪则易出现严重神经症状。伪狂犬病还可能影响其他动物和人类(罕见),对养殖业和繁殖有重大影响。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环境卫生管理。

猪只发红常见疾病

该文章讲述了四种常见的猪只发红疾病:1)急性型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高热、出血点和粘脓性分泌物;2)猪皮炎肾病综合症,圆环病毒感染,皮肤出现红斑和丘疹;3)猪附红细胞体病,血虫病,发热、尿液颜色变化;4)猪渗出性皮炎,由葡萄球菌感染,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这些疾病对猪只健康影响严重,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猪只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文章讲述了9月后猪只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PRDC的高发和影响,包括死亡率、饲料转化率的影响。提出了市场常见的治疗方案,强调产品品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推荐了针对不同阶段猪只的治疗方案,如复方阿莫西林、蒲地蓝消炎颗粒和氟苯尼考等,并介绍了成本较低且适合饮水的泰妙菌素、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配合方案。

兽药配伍技术

兽药配伍技术在畜禽养殖业中至关重要,它涉及多产品联合使用时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理性、化学性和物理性配伍禁忌。通过合理的联合,可以提高抗菌效果、扩大抗菌谱、降低毒性以及防止耐药性。不同的抗菌药物根据作用方式分为繁殖期杀菌药、静止期杀菌药、抑菌药和叶酸代谢抑制药,它们之间可能产生协同、相加或拮抗作用。使用时需注意同类药物的合理配伍,并遵循混合注射的禁忌,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