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管理

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手段去减少热应激危害?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来减少热应激对养猪业的危害,包括提高采食量、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营养浓度、提升泌乳力、维护肠道健康、增强抗氧化和免疫力等方面,以实现猪场在热应激环境下的更高效生产。

仔猪黄痢防治

仔猪黄痢是一种在1-3日龄乳仔猪中高发的急性传染病,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表现为黄色水样稀粪和高死亡率。防治上强调保持产房卫生,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对乳头和环境的清洁,并可使用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预防新建猪场引入病猪是关键,以降低病发和死亡率。

如何提前淘汰初情期更晚的后备母猪

南达科塔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通过监测后备母猪70-215日龄的阴道组织中与生长、生殖发育和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表达,特别是IGF-1、ER-α、TAC3和TLR-4、TLR-5的变化,可能预判初情期。160日龄时检测这些基因表达,有助于识别初情期较晚的母猪,提前优化选种,减少培育成本。研究为更早识别和淘汰未适合作种的母猪提供了科学依据。

猪伪狂犬病防治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猪、牛、绵羊、犬、猫等动物,尤其在寒冷季节多发。幼猪易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但对妊娠母猪和仔猪影响较大,可能导致流产、死亡。防治上,强调综合性措施,包括引种检疫、环境消毒、免疫接种和疫情监测,疫苗免疫是关键。由于该病在我国发病率高,暂不建议过早淘汰阳性猪,而是通过提高群体免疫力来控制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防控以预防为主。

兽医诊断猪病的步骤和思维

兽医诊断猪病的步骤包括:首先,通过临床观察判断疾病起始;其次,根据初步症状勾画出可疑疾病范围,通过怀疑法筛选可能的疾病。不同症状对应不同范围,如典型病毒性腹泻可直接确定疾病,而复杂症状可能需参考范围或进一步调查。这8步过程强调了现场饲养员的配合和兽医的专业知识,确保准确诊断猪病。

猪场病毒性腹泻病因及防控措施

本文详细介绍了猪场病毒性腹泻的病因,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和博卡病毒。文章重点分析了每种病毒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如猪只采购控制、猪舍环境消毒、饲养管理及免疫接种等,以降低腹泻的发生和死亡率,维护猪场健康。

汛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本文提供了汛期动物疫病防控的技术指导意见,包括防雨排涝、圈舍加固、物资储备、应急应对、免疫强化、消毒处理、饲养管理、饲养密度调整、宣传指导及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旨在帮助养殖场户做好汛期动物疫病防控和恢复生产工作。

青霉素和林可霉素哪个效果更好

青霉素和林可霉素在抗菌谱、临床效果及配伍使用方面进行比较,林可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效果佳,尤其在治疗母猪乳房炎、拉稀和肺炎时表现优于青霉素,且较少产生耐药性,对产后消炎也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养猪过程中推荐更多选择林可霉素进行疾病治疗。

兽药配伍禁忌

这篇文章详细列举了多种兽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包括盐酸林可霉素与甲硝唑的协同作用和与罗红霉素、替米考星的相互影响;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与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的疗效变化,以及与特定药物如Vc、罗红霉素、磺胺类的配伍可能导致的沉淀失效。文章还强调了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联用可能带来的毒性增强和疗效降低。同时提到了诺氟沙星系列药物与金属离子的不溶性反应,以及磺胺类与特定药物的相互作用。请注意药物的合理组合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猪群管理

猪群健康监控涉及到对猪的性能、外观、行为、环境、生长指标等多个方面的持续监测,以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和急性病。通过记录和比较各项数据,设立正常和干预水平,及时进行疾病干预和改进,同时包括对猪场员工的培训,确保猪只健康。监测方案需考虑猪场特定问题和环境,以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福利,并通过疾病控制和根除措施来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猪场全面的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