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肢蹄问题是导致母猪生产力下降以及淘汰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母猪跛足的评估通常通过行走步态来确认。但是这种一次性的评估很可能是不可靠的。一方面是因为主观评分不同评分者对同一种情况可能会给出不同评分;另一方面,母猪为逃避野外捕食者的天性会使母猪倾向于隐藏自己的跛足状态或严重程度,所以在不同时机开展的步态评估会有不同的结果。以下正文为明尼苏达大学John Deen博士分享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当你在大脑中想象一头跛脚的母猪时,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形象?经典的景象是一头走路一瘸一拐的母猪。但是我认为,对跛足母猪更准确的描述是,它不走路或者说是不愿意站起来走路。检查母猪的步态仍然可以预测出真正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母猪有能力隐藏它们的跛足,或者在不同的时间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跛足。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即怎么去定义母猪跛足。之所以进行步态检查的思路基础是,跛足母猪在行走时处于疼痛状态,因此不能正常地运动。疼痛是动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实际上,它不仅影响行走和站立的姿态,而且与其他生物功能紧密相连。因此,疼痛是重新引导动物的生物活动,以支持主要的生物目标,特别是母猪本身和后代的生存。

动物的四个基本生物功能是觅食、战斗、逃亡和繁殖。如果母猪跛足,意味着这头母猪在产房中的饲料摄入量降低,在群养阶段争夺资源的能力降低。更重要的是,跛足预示着母猪繁殖能力的降低,既有直接降低,也有因为再配种概率的下降而间接降低。

猪场通常会在母猪从怀孕舍转移到分娩舍时进行步态的主观评分,这个评分被用来预测对母猪之后的4个月的影响。我们发现,不仅仅是不同的观察者的打分不同,而且母猪的步态不同时期确实也不相同,母猪经常会隐藏自己的行走困难,这是许多物种为保护自己不受捕食者伤害而经常采取的做法。

问题是如果能够更准确得对母猪的肢蹄问题进行评估,是否能更准确提前预知这种问题带来的因果关系。随着我们逐渐进入使用设备评估母猪肢蹄问题的时代(比如用摄像头持续观察母猪行为),我们不应该用设备来复制我们之前的评估经验,而是应该开拓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新思路。相比于观察母猪步态,对母猪行为的持续监测已经变得可以实现并且更有价值。

(来源:猪相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