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传染性券气管炎(IBR)是由牛1型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鼻气管炎、眼结膜炎、高热、流产、传染性脓性外阴阴道炎 (ifectious pustular vulvovaginitis,IPV)为主要特征。IBR又称为坏死性鼻炎、红鼻病等。从下面图表可以看出,牛场的发病率几乎是在40%,并且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自19世纪50年代美国首次报道IBR以来,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血清抗体阳性牛检出。中国广大的繁殖母牛场都有该疾病的发生,对犊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若管理不当死亡率极高。
感染该疾病的奶牛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犊牛死亡率在30%左右。
第一节:对病原进行简单了解
a.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又称为牛1型疹病毒 (bovine herpes virus-l,BHV-1),属于泡疹病毒科( Herpesviridae) 泡疹病毒亚科水痘病毒属成员。与伪狂犬病病毒、马疤疹病毒1型及水痘带状抱疹病毒同属a-疹病毒亚科成员
b.目前世界各地的IBRV分离株至少有几十个,但IBRV只有一个血清型。按照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可分为BHV-1.1、BHV-1.2、BHV-1.3三个亚型。各型之间存在交叉免疫性,所以免疫效果还是不错的。
c.病毒是疤疹病毒科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在pH 7.2 的细胞液中最稳定,56℃作用21min 即可使其灭活:22℃条件下保存5d,病毒感染滴度下降10倍;37℃作用10h病毒死亡过半;4℃以下病毒比较稳定,保存30d后,其感染滴度几乎没有变化;在-70℃保存可以存活很多年。不同毒株对乙醚的敏感性具有差异,但对氯仿都敏感,酒精、丙酮和紫外线能够影响病毒的感染力。所以该病毒在秋冬寒冷的时候更容易爆发。
第二节:如何传播与流行
(1)易感动物:
广东、广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青海、内蒙古和西藏等地的黑白花奶牛、水牛或者牦牛均呈现本病抗体阳性。曹杰等人对犊牛呼吸道病牛的鼻拭子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PCR检测,病毒阳性率达到18.87%(20/108)。从临床病例的混合感染来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冠状病毒混合感染概率高于其他呼吸道病毒间的混合感染。
自然感染宿主主要是牛,尤其是肉牛感染最常见,其次是奶牛。各品种及各年龄的牛均易感。犊牛最易感时段为20~60日龄,并且极易死亡。
其中小犊牛绝大多数是因为脱水死亡的,拉稀腹泻。有很多养殖户用重药:硫酸庆大霉素、氟苯尼考、人用诺氟沙星,用药时长可能超过7d,即使后来治好了,也形成了僵牛。
(2)传播途径
a.隐性传播者:病牛和带毒牛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牛的鼻腔、气管、眼睛以及流产胎儿和胎盘等组织内,牛感染后不定期排毒,通过空气、媒介物与病牛直接接触而传播,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亡和流产。隐性带毒牛危害最大,当环境因素发生改变时,潜伏在机体内的病毒活化,开始向外排毒引起健康动物感染。这个尤其是大牛,就像是新冠病毒一样是一个携带者,但是自身没有任何症状,在经过长途运输以后,出现应激,则极其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所以,普遍情况下运输以后,该疾病更容易爆发。
第三节:疾病症状
BHV-1自然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2~4d,人工感染时潜伏期可缩短至18~36h。单纯性BHV-1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或生殖道症状通常持续5~10d,但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导致严重病症。BHV-1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可对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结膜等组织和器官进行侵袭,因而感染后临床症状有所不同。自然感染病牛临床表现差异大,轻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表现轻微临床症状,重度可引起鼻气管炎症状。本病毒能够引起两种原发性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传染性鼻气管炎和流产,其次为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呼吸道型:最常见病型,任何年龄的牛均可发生,但以育成牛最为严重。寒冷天气多发。病情轻微时常不表现临床症状;严重时体温升高至39.5~42℃,极度沉郁,拒食,大量流泪,有多量黏液脓性鼻漏,鼻黏膜高度充血,出现溃疡,鼻旁窦及鼻镜组织高度红肿,常伴有结膜炎。因炎性渗出物阻塞而发生呼吸困难及张口呼吸,呼气中常有臭味,常伴发深部支气管性咳嗽有时也可见到血性腹泻。严重流行时,发病率可高达75%以上,但病死率在10%以下。
A.鼻镜充血、口腔黏膜溃烂
2.生殖道型:多由配种造成感染。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轻度感染时只表现外阴部轻度肿胀,有少量黏稠分泌物,表面散在多量白色小脓疱;阴道黏膜轻度充血、无脓疱;阴道壁上附着淡黄色渗出物,严重时可发展成脓疱,大量小脓疱使阴道前庭及阴道壁形成广泛的灰色坏死膜,脱落后出现大面积溃疡,一般经10~14d痊愈。公牛感染时沉郁、不食、生殖道黏膜充血,轻症1~2d后消退,严重时发热,包皮、阴茎上发生脓疱,随即包皮肿胀及水肿,尤其当有细菌继发感染时加重,公牛也可不表现症状而带毒,可从精液中检测出病毒。
A.阴道有黏性分泌物
3.流产类型:当繁殖母牛以及妊娠母牛感染bhv时,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递到胎儿,母牛一般就会流产,大概就是在,120~320天时流产。通常没有任何先兆,说流产就流产,而且还不会出现胎衣滞留,并且流产胎儿多以发生自溶。部分流产的胎儿全身实质器官散布着广泛的炎性坏死灶.
4.脑膜脑炎型 主要发生于3~6月龄的犊牛。病犊共济失调,做圆圈运动,乱撞,阵发性痉挛,沉郁和兴奋交替出现,最终倒地,角弓反张,磨牙,口吐白沫,四肢划动而死亡。部分患畜失明,病程可持续4~5d,多以死亡告终。
5.眼炎型:多由病毒经过鼻泪管上延所致(因为口腔是相通的),临床上常以结膜炎和角膜炎混浊为主要特征,一般全身无明显的反应。主要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并可引起结膜坏死,容易引起犊牛失明,一般情况下也伴有呼吸道症状。
治疗
目前,对于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进行本病防治。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抗生素的应用有助于控制继发感染,避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抗生素的选用应该根据以往牛场用药史和气管冲洗液的培养结果,在培养结果出来之前选用广谱抗生素,之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非甾体类药物对于治疗急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有帮助,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类药物包括氟尼辛(每千克体重0.50~1.0mg,肌内或静脉注射,每12h或24h1次)、美洛昔康(美达佳*每100kg体重2.5mL,静脉推注或肌内注射1次)或阿司匹林(15.5~31.1g,成年牛每天2次,口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期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有引起真胃溃疡和肾毒性的危险。
预防
1.禁止频繁地引入牛群,在引入牛群后要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检疫;牛舍要保持温暖、干燥、卫生、通风良好、垫料充足;
2.做好牛舍的消毒工作,正常情况下是每星期消毒一次,如果有疾病的发生。应当紧急消毒,连续3~5天消毒。
(3)做好免疫:虽然灭活病毒的保护周期较短,但是贵在安全。可以选择在大型牛场进行免疫,而不用担心引进野毒。
重点事项总结
(1)存在隐性携带者(体况好的牛):条件一旦适宜(抵抗力虚弱)包括:环境突变、运输应激、疾病感染等情况。就会向自然环境中排毒,体况弱的小牛容易感染。
(2)存在引入毒源问题:若本场无IBR存在,使用弱毒苗进行免疫。可能会带来野毒,对犊牛的养殖造成不大的损失。
(3)重药易僵牛:很多养殖户遇见这种类型的牛,直接就是硫酸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一系列乱用,最容易形成僵牛。主要是实质性器官受到损伤,包括肝脏,肾脏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