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毒(PRRSV)是一种有囊膜包被的病毒,病毒粒子是直径为50~60nm 的球形或椭圆形颗粒,并且相对光滑。 囊膜结构表面存在纤突。核衣壳是包裹核酸的蛋白结构,由 ORF7 编码,相对保守,呈二十面 体对称,直径大约为25~30nm。
图1.PRRSV 病毒粒子结构图
PRRSV 是囊膜病毒,在体外它的存活受到温度、PH 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PRRSV 在-70℃ 到-20℃的温度范围内可延长存活时间, PRRSV 适应相对潮湿和阴冷的环境,在较低温度及 pH6.5~7.5 的条件下,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长时间保持其感染能力,但随着温度升高,存活能力下降。 据报道,PRRSV 在56℃、37℃分别需要20min 和24h 就能丧失活性。PRRSV 其感染力在 pH<6.0 或 >7.65时降低。室温条件下用0.03%氯经10 min、0.0075% 碘经1min、0.0063% 季胺化合物经1min, 即可杀灭病毒。表面活性剂能降低病毒的感染力,像氯仿和乙醚等脂溶剂对病毒囊膜有破坏作用,并且明显消除病毒粒子感染性。对比常见的四种病毒的理化性质发现(见表1),蓝耳病毒比非洲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和对环境的抵抗力明显较差,易于杀灭。
表 1 四种常见病毒的理化性质
蓝耳病毒(PRRSV) 除了猪以外,并没有其他宿主,在自然界中抵抗力较差,不易通过饲料媒介传播,通过消毒可以轻松消灭车辆和物品上的蓝耳病毒。因此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引种而进入猪场的;另一个引入途径是阳性的公猪精液,可造成大群母猪被感染。虽然PRRSV 在环境中相对脆弱,但适当的环境(风、温度、湿度等)可以促进病毒的传播, PRRSV 通过气溶胶可传播4.7Km, 这就表明其一旦进入生产群,通过空气传播可以在场内猪群中循环扩散,因此预防蓝耳病重点在防控引种过程和精液被污染,通过对后备猪的抗体检测和精液核酸检测可预防此类风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