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们在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出一套“以水养鱼、以鱼治水、鱼水双赢、绿色发展”的方法,即根据水域生态系统失衡的不同点,有针对性地放养不同食性的鱼,从而实现养鱼和治水双赢。

一、放养滤食性鱼技术要点

一是鲢鳙放养量要适宜,放养量过少达不到控藻目的,放养量过多则会影响放养对象后期生长。以既能有效控制蓝藻过度生长,又能实现藻相平衡,保持放养对象能持续摄食生长为佳。

二是要注意鲢鳙的放养比例,鲢主要摄食浮游植物,鳙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控制蓝藻应以放养鲢为主体。有研究表明,鲢、鳙生物量达到46~50克/米3(鲢鳙比例为4∶1时效果最好),可有效抑制蓝藻水华的发生。实践中,可以先粗略估算放养量,放养后根据鱼体生长情况和水体藻类生物量的变化,酌情适度补放或适度捕捞,以实现生态平衡。

二、放养草食性鱼技术要点

一是要合理选择放养种类。草鱼咽齿发达,口裂较大,摄食强度和食量大,通常用于控制沉水植物和浮萍的过度生长,在草鱼的摄食作用下短时间内可达到控制或减少水草生物量的目的,特别是在兼有城市泄洪、行船功能的景观河道,只要放入足够量的草鱼,就可消除水体中80%以上的水草,保持河道通畅;鲂、鳊食性与草鱼相似,以摄食水生植物为主,但咽齿没有草鱼发达,口裂也较小,摄食强度远不如草鱼,不会造成因过度摄食引起的水生植物生物量骤减,常用于既要控制沉水植物过度生长、又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沉水植物来净化水质的景观水域,放入鲂或鳊既控制了水草的过度生长,又不会因过度摄食而造成沉水植物量减少,较容易达到鱼-草平衡的理想状态。

二是要保持合理的放养量。放养量不足,达不到有效控草的目的;放养量过多,特别是放养草鱼量过多会造成水体水生植物生物量急剧下降,甚至灭绝,使水体中浮游植物数量上升,甚至引起“水华”现象,对整个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利用草鱼控草一定要计算好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和草鱼的投放量。有研究表明,当草鱼密度为25~30尾/公顷时,其对沉水植物的摄食率超过了沉水植物自身的增长率,从而能对沉水植物的过度生长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实践中,可根据放养草食性鱼的种类、规格保守估算放养量,根据水草生物量的变化情况,酌情补放,以实现鱼-草平衡的状态。

【版权声明】来源:安阳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